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休斯(Thomas P.Hughes)是美国杰出的技术史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技术主题的思考并且获得诸多荣誉。休斯认识到,技术影响社会的同时社会也形塑了技术,这种相互作用只有在时间的长河中才能感受得到,所以休斯认为技术不可孤立,而需要放置在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加以考察。因此,休斯的研究始终集中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史。休斯深入到技术发展的内部,考察与技术相关的社会因素如何作用于技术,同时又站在技术系统之外宏观分析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他创造了技术系统方法(Technical system methods)、技术动量(Technological momentum)、反向凸角(Reverse salient)等重要概念作为技术系统的分析工具,促进了技术系统的创新和进化。休斯将一系列的非实体性的部件纳入技术系统,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认为的技术系统是独立存在的观点,丰富了技术系统的社会性、整体性,也为技术史研究提供了一条全新路径。休斯处在一个科学技术兴盛发展的时代,他的技术思想依托他的研究成果可大致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电力网络》的出版,是休斯技术思想框架的初步展示;第二阶段:《美国创世纪》和《解救普罗米修斯》的出版,这是休斯技术思想的完善时期,同时展现了他强大的叙事能力;第三阶段:《人造世界》是休斯技术思想的拐点。他不仅在技术系统的方法论上做了理论的完善,还对技术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休斯开始考虑技术与生态环境和文化艺术间的关系,并提出生态技术系统的概念。休斯的技术思想对于当前人们理解技术的本质和技术发展的动力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对我国科学技术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启迪意义。其技术思想中的重要概念,挖掘出很多技术史研究长久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对客观的从事技术史研究,还原技术发展原貌有很大意义,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构建学科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史上,他是一个领先的学者和一个具有开创性的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