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激活相关通路基因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_h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受多种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影响。已证实血脂代谢异常,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和可控制的危险因素之一,在CHD的一级及二级预防试验中均显示降脂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因此,血脂代谢相关的基因成为CHD遗传易感性研究重要的候选基因。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REBP)属于转录因子超家族,可激活一系列涉及胆固醇、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等生物合成及脂质摄取所需要的酶的转录。已经被确定的成员包括三个:SREBP1a,SREBP1c和SREBP2,其中SREBP2基因主要调节参与胆固醇代谢酶的转录。SREBP生成后以无活性的蛋白质前体形式固定于内质网膜上,需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被水解激活释放出活性片段,进入细胞核调节转录。这个转运激活过程需要两种(三个)蛋白的参与调节: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裂解激活蛋白(SREBPcleavage-activating protein,SCAP)和胰岛素诱导基因1(Insulin induced gene 1,INSIG1)、胰岛素诱导基因2(Insulin induced gene 2,INSIG2)。本研究拟以SREBP2基因及其激活相关通路的上述三个基因为候选基因,在CHD病例-对照样本中,探讨这几个基因是否独立与CHD相关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材料和方法随机入选1997年10月至2001年12月期间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居住在北京地区的853例CHD患者,包括存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CHD患者。所有患者均发病3个月或3个月以上,且病情稳定,并经各项检查排除心脏瓣膜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严重的肾脏及肝脏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心肌病、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和严重肝肾及甲状腺疾病患者。对照样本来自亚洲国际心血管疾病协作研究(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Study of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sia,InterASIA)的北京样本。选择居住在北京,年龄(±2岁)、性别与病例匹配的社区人群948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入选标准:心电图无缺血性改变;无胸痛、胸闷等心脏病症状;经Rose问卷、临床检查及CHD病史来排除CHD。所有参加者均为中国汉族人,无血缘关系。对所有入选者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详细进行调查,包括人口统计学和一般情况、心血管疾病的个人史(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及家族史、吸烟与饮酒史、服药情况。测量血压、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值。检测血糖、血脂等各项生化指标。从HapMap网站下载这四个候选基因序列范围内(上下游各扩展2kb)的45个中国人的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信息,选择常见SNP计算连锁不平衡状态并构建单体型,使用Haploview4.0软件包选择标签SNP。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对1801个研究对象进行基因型鉴定。t检验、方差分析及x~2检验用于单变量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检验多态位点与表型的独立关联,以上分析过程由SPSS13.0来完成。应用Haplo.stats软件分析校正环境因素后单体型与表型的关联。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MDR)方法分析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病例组平均年龄及男性比例高于对照组,病例组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及吸烟者比例也均高于对照组。此外,病例组收缩压(Systolicblood pressure,S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体重指数(Body massindex,BMI)和血糖(Glucose,Gl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基于HapMap数据,分别选择了3个、4个、2个SNP作为INSIG1、INSIG2、SCAP基因的单体型标签SNP(Haplotype taging SNP,htSNP);同时选择SREBP2基因编码区的一个常见功能位点rs4822063为本研究关注的位点。结果发现:(1)与CHD的单点分析未发现与CHD相关的位点;(2)与血糖水平的单个位点分析显示,INSIG1基因SNP rs9769826位点与血糖水平显著相关,少见等位基因G携带者(GG+AG基因型)的血糖水平高于AA基因型携带者,分别为5.74±2.03mmol/L和5.45±1.37 mmol/L(P=0.015);(3)与血脂水平的单位点分析显示,SREBP2基因rs4822063位点与血LDL-C、TC水平相关。在对照组中CC基因型携带者的LDL-C、TC水平均较常见等位基因携带者(GG+GC基因型)水平高。LDL-C水平分别为3.44±0.90mmol/L和3.17±0.84mmol/L(P=0.031);TC水平分别为5.43±1.06mmol/L和5.13±0.97mmol/L(P=0.040)。(4)单体型与CHD的分析显示,INSIG1基因的单体型Hap3(TGA,位点按照rs10271719-rs9719268-rs9769826顺序,以下顺序同此)在病例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162 VS 0.203,校正的P=0.0102,simulation P=0.0107),而Hap4(TAA)在病例组频率高于对照组(0.129 VS 0.085,校正的P=0.00013,simulation P=0.00001)。与单体型Hapl(GGA)相比,INSIG1基因的单体型Hap4(TTA)与CHD危险增加相关,比值比(Odds ratio)为1.59(P=0.0006),双体型分析也发现了与CHD危险增加相关的双体型;Hap3(TGA)与降低的CHD患病危险相关(OR=0.74,P=0.006),同时携带Hap3的双体型Dip3和Dip5也显示与降低的CHD危险相关。(5)MDR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SNP模型,包括INSIG1基因的rs10271719和rs9719268,显示最高的预测准确度(56.09%,P=0.002);另一个4-SNP模型,包括INSIG1-rs10271719、INSIG1-rs9719268、INSIG2-rs9308762、SCAP-rs4858868,也显示了交互作用。结论本研究显示SREBP2基因激活相关通路的INSIG1基因的单体型变异与CHD相关;INSIG1、INSIG2及SCAP基因间存在交互作用,与CHD发病危险相关;INSIG1基因的常见变异与血糖水平相关,而SREBP2基因的常见变异与血LDL-C及TC水平相关。希望我们的结果能得到其他独立样本的重复和进一步的功能验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药物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误诊的13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输液反应的3例,酒精中毒的3例,药物过
本文对我院67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进行血清β-HCG放射免疫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一)正常育龄妇女:35例,年龄22~45岁,平均26岁,均为我院门诊体检合格的健
本文通过分析环境质量报告书在环境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根据对编报目的的认识,总结编报工作经验,指出当前基层编报工作中主要问题,探讨如何提高编报质量,充分发挥它为环境管理
背景:肥大心脏最终将发展为心力衰竭,而后者又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然而,目前仍不清楚心肌肥大发生发展的确切机制。尽管已有多种细胞内信号传递途径涉及到心肌肥大
第一部分不同动脉粥样硬化相关人群外周血ghrelin水平变化及意义背景Ghrelin与其受体结合后具有广泛生物学效应。已知ghrelin受体mRNA在心血管组织分布广泛,已有的研究显示g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