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主要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对中心-外围模型(Center-Periphery Model,一般简称C-P模型)进行推广并建立理论模型。本文在标准C-P模型中引入了政府部门,进而探究在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区域协调政策的效力和其对经济集聚程度的影响,并在理论模型最后总结出了条假说。二是结合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0年-2016年的历史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从理论模型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进行了两项工作:一是对中心-外围模型(Center-Periphery Model,一般简称C-P模型)进行推广并建立理论模型。本文在标准C-P模型中引入了政府部门,进而探究在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区域协调政策的效力和其对经济集聚程度的影响,并在理论模型最后总结出了条假说。二是结合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0年-2016年的历史数据,使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从理论模型中总结出的假说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根据本文的理论模型设计,在C-P模型的框架下分析政府部门的区域协调政策,从而推导出了短期和长期经济均衡的方程组。之后通过先假设均衡存在进而探究背离均衡的边界条件的方法得到解析的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比较静态分析方法提出本文的2条理论假说。假说1指出: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程度的以税收政策和转移支付政策为代表的区域协调政策来对经济集聚程度产生或抑制或促进的作用。假说2指出: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影响是U形的,也就是说随着运输成本的降低,经济集聚程度会先变大后变小。其次,为对本文理论模型提出的2条理论假说的合理性进行验证,本文在2000年-2016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面板数据模型。在进行平稳性检验,扰动项性质检验,Hausman检验和动态面板适用性检验之后,采用以差分GMM模型和系统GMM模型为主,以混合OLS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为辅的方法进行回归。还对使用的工具变量进行了过度识别检验以防弱工具变量问题。对于稳健性检验,采取了对全样本数据分组成四个经济带重新进行检验和回归的方法。实证结果表示了对本文提出的2条假说的支持。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对政府的区域协调政策效力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包括政府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应该具有适度性,应该注意多种政策的配合等。
其他文献
经济宪政主义的观点强调宪法在决定任何国家的经济命运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于中国来说是很正确的,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封闭的经济,接下来的20年颁布了1954年、1975年和1978年的宪法。在1982年颁布宪法后,中国的经济增长飙升,至2017年经济增长率几乎都是两位数。这主要归功于1982年的宪法(以及随后的修正案),其中包含对外国投资的规定,鼓励私有财产并专注于以市场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经
在国家加大草原生态保护、牧户放牧数量受到限制的背景下,如何持续提高牧户收入成为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定居和舍饲养殖,牧户饲草料的购买成本、用工量、固定资产和机械的投入量明显增加。尽管政府提供生产性补贴,但是牧户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投入来进行畜牧业生产,在扩大舍饲养殖规模、提升养殖效率过程中出现资金短缺问题需要通过资金借贷来进行弥补。牧户获得借贷资金可以提升牧业生产效率
中央企业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承担着特殊使命和责任的企业群体。其企业并购行为,是切入新的业务领域,占领新的业务板块的有效途径。对其并购成效的评判,需要从其承担的特殊使命和责任角度方面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开展央企背景下企业并购成效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了在研究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为后续的案例分析奠定基础。其次,对当前我国央企背景下的企业并购现状进行梳理基础,接着,以央企XX研究所并
昆明市档案馆所保存的民国早期婚姻类判决档案共有11卷,本文对北京政府时期昆明婚姻家庭类判决的研究,通过对昆明市档案馆昆明地方审判厅相关资料的解读,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对北京政府时期昆明地方审判厅判决的婚姻家庭类案件进行梳理,对案件类型及其判决进行分类研究,并对其作出评价。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介绍清末民初昆明司法发展并对昆明市档案馆现存的北京政府时期婚姻家庭判决档案进行的概况进行梳理;第二到第五章
本文在企业扩张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对吉恩镍业由扩张而导致失败的过程、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与归纳,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是导致吉恩镍业扩张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通过对吉恩镍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扩张之间相互影响、递进上升,对其中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进行总结。最后,本文提炼了吉恩镍业扩张失败的教训,归纳出其他企
目前证券监管部门监管上市公司、大多数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主要通过信息披露平台这一工具。平台中的股权激励模块依靠信息公开,激发员工积极性,稳定核心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进行股权激励的过程中存在比较大的漏洞,经常发生股权期权纠纷事件,激励计划良莠不齐,亟需系统性研究和设计。因此,本文在实践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信息披露平台中的传统股权激励管理方式,运用服务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实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知识密集型群体具有创业创新的巨大潜力。全国及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完善创业制度环境,推动保障大学生创业活动。本研究主要关注上海市宏观层面的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与其在微观层面对创业倾向形成的影响机制。本文主要围绕两个子研究展开。一是对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制度环境进行内容分析,对2000-2015年全国及上海市两级政府颁布的政策进行梳理,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发现
电子签名作为电子证据,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以及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法律均没有做出规定,法律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子签名的应用和互联网金融等网络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从司法实践出发,结合现有的法律规定,分析了电子签名技术原理、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电子签名的认证和司法鉴定,以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来说明当下经济金融网络环境中电子签名的应用和在司法实践中的电子签名作为证据的采用和举证的问题。最后对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弊端逐步显现的背景下,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从理论分析与实践观察来看,农地流转速度与规模在区域和农户层面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地区农村农地经营模式还是以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不具有规模化特征,从六盘山片区和秦巴山区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政府不断推出农地流转政策鼓励农户流转农地,但由于政策引导针对性不强、区域发展特性所限等外部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开始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局面。旧的社会已然成为历史,党要面对的是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环境以及新的问题。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顺利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和有效落成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为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工作。这些思政工作充分发挥了党的思政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为党在建国初期完成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