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SR分析的不同种源玫瑰群体遗传分化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ic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玫瑰(Rosarugosa)作为研究灌木植物环境适应性的实验材料具有优势。该物种在其中国原产地受到威胁,却在欧洲西北部造成生物入侵。了解不同产地和种源玫瑰群体的表型和遗传分化,对于理解物种的适应性分化和野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以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含5个群体)、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含17个群体)、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含5个群体)和俄罗斯野生玫瑰群体组(含31个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方差分析,自由度检验,Fisher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来自中国和欧洲的玫瑰群体之间的叶、花表型差异。使用20对SSR引物分析了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格局。使用8对SSR引物分析了俄罗斯野生玫瑰群体组的遗传多样和遗传结构,并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俄罗斯野生玫瑰群体组之间的遗传分化格局。不同玫瑰群体组间的11个表型性状具有显著差异。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在形态上更相似,但这两个组与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表型性状,对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俄罗斯野生玫瑰群体组的聚类分析表明: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俄罗斯野生玫瑰群体组聚为一类,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与这两个群体组可以区分开。在CWR、EWR和CCR三组中,CC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而EWR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基于SSR标记的群体遗传分化分析表明,最小的遗传距离在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之间,而不是在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之间。结果与历史记载的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的引种时间一致。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于1300年前被引入并独立发展,而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的引种则发生在最近200年之内。俄罗斯野生玫瑰群体组与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的遗传距离均较远。随着环境因子的变化,野生玫瑰群体组和群体之间不仅表型上呈出适应性的分化格局,也呈现出遗传上的分化格局。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和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具有较高的等位基因杂合度,并且具有更多的特有等位基因,可能表明这两个群体组中存在更多的杂交经历。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的三个个体与该组的其他个体在遗传上分开,表明可能存在潜在的独立引入事件。基于遗传结构分析,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具有各种基因型簇,这表明欧洲野生玫瑰群体组和中国栽培玫瑰群体组可能部分源自中国野生玫瑰群体组,然后独立进化。本研究揭示了不同种源玫瑰群体组和群体之间的表型和遗传分化格局,深化了对玫瑰适应和进化路径的理解,对于该物种进化机制、种质保护、种群管理的研究都具有参考价值。今后应着重研究玫瑰的遗传分化,种群动态及其对野外管理策略的响应,进一步揭示玫瑰种群衰退或入侵的生态和遗传机理。
其他文献
“后工业社会”思想广泛传播以来,第三产业的崛起和交通工具的便利弱化了规划师、建筑师对城市基本秩序的思考。过度扩充交通资源的“汽车城市”思维引起城市结构的均质化、
随着电子技术不断发展,这些高技术的产品广泛运用于汽车零部件上,汽车电子仪表就是其中之一,它不仅使驾驶员通过视觉与听觉获取道路和交通状况等车外信息,也可使驾驶员获得汽
用不同方法估算的主要数量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各组合位次有共同趋势:生育期最大,干皮生产力最小,株高、分枝位高度、鲜皮厚度,茎粗变动在生育期和干皮生产力之间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论述,高度概括了十三年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
法律以权利为本位,意味着服刑人未被剥夺的权利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服刑人尤其是监狱服刑人员因实施了严重侵害法益的行为,令深受其害的社会对他们抱有某种复杂矛盾的情感和心理,以致他们的权利保护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不过分地说,他们的法律另类的身份令其同时成为当下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最为弱势的类群。因此,研究服刑人权利现状,系统分析对其保护及其力度,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服刑人权利保护结构组成为基点,分
VDMOS(Vertical Double-diffused MOSFET)作为一种现阶段应用广泛的半导体器件,一直以来都以优化击穿电压(BV)和比导通电阻(Ron,sp)之间的折衷关系作为目标。目前对于VDMO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寻找新型耐压层结构,而对于器件的模型研究缺乏有效手段。本文采用叠加变换方法建立了具有界面电荷的高K(HK)VDMOS二维电势模型,研究了器件性能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