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c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老思想是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的道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家学说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结晶与升华,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黄老思想因顺时代之需,孕育、成说于稷下;奠基于《黄老帛书》;经《管子》四篇、《庄子》外杂篇、《文子》、《鹖冠子》等著作的不断丰富与完善,遂成为战国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又经《吕氏春秋》的政纲化改造,从而上升为秦汉之际的政治指导思想,并在汉初的社会政治实践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淮南子》在借鉴黄老思想社会政治实践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为全面、系统的理论总结,将黄老思想推向了自身发展历程中的顶峰。 黄老思想“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它把正统道家从遁世主义转向了经世致用,从消极无为转变为积极有为。其兼采百家之长,“无为而无不为”的治世哲学;既重视遵从客观规律又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方法论;既承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又认识到对立面可以转化的辨证思维以及谦卑诚信、节俭省欲、慈惠爱人的伦理道德取向等等,无不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在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追求占据了压倒一切统治地位而精神生活日益被忽视、被冷漠、被排斥与驱赶的状况下,人很有可能步入马尔库塞所说的单面人的误区,变异成为一种没有精神追求与情感生活的单纯的技术性和功利性动物的当今社会,将人们的灵魂从这种可怕的阴影笼罩之中拯救出来,使其免遭咀嚼,就成为时代的呐喊和摆在人文社科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对传统文化在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加以继承与发扬光大,无疑对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对黄老思想这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发掘与研究,也必然会在这一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借鉴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高校生态系统构成,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观的高校核心能力观点。通过对高校内外部生态系统的分析,从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全面地分析高校核心能力的内
在现如今如今世界多样化发展的大趋势下,现阶段封闭式的现代居住区仍然是我国居住区的主要建设模式,封闭小区所导致的社区精神的日渐消亡和居民日益增长的居住需求迫切要求多
文章在现行专业培养模式的构架下,提出一种在专业群框架平台上对学生个体强势能力进行极化培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下简称“框架+强势”培养方案),并讨论其实施途径和培养过程等.为进
高等职业教育的独特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实施特色发展战略。然而,高职院校的特色发展不能停留于理念层面.应通过制度创新获得有效保障。高职院校的制度创新必须打破原有的制度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人真正的健康,不光是身体上的健康,而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作为负担多重压力、尚未成熟的高校贫困生群体来说,为了取得与同龄人相当
美国大学享有高度自治,但运行不乱套,质量有保证,根本原因是在市场竞争背景下,大学自治的同时还伴有自律。但自律行为不会自发产生,而是需要通过他律催生。具有美国特色的鉴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