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概念是一类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反映,想要灵活地运用数学概念,就要掌握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本文研究的内容是依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立项课题《高中数学概念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提出的,现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阐述,但是却不知如何应用;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面对一些同型问题,会利用基本数学模式进行解决,但是对于简单的变式问题就无从下手。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的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基于此,本文基于模式识别方法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理论概述。由于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由来已久,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数学概念的教学进行了不同的理解和定义,所以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以及国内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类总结并作综合陈述。基于本论文研究的角度对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利于清晰的理解本论文研究的内容。另外,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做到有理而言。2.基于模式识别的数学概念教学。第四章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从模式识别的角度分别对数学概念的获得、数学概念的表征、数学概念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列举教学案例深入分析数学概念从获得到熟练运用的整个知识结构建构的过程。3.教学设计。本论文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来,因此,根据本文研究的角度,设计了一份将模式识别方法应用到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设计。这份教学设计虽然不能完整、详细的呈现出模式识别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但尽可能地体现出模式识别方法对数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4.教学结论与建议。模式识别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的能力,对促进数学概念的的学习与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完善数学知识结构。根据本文研究的内容提出一些数学概念教学的建议,希望可以为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