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市场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噪声交易,噪声交易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界出现的一种研究交易者行为和金融市场运行方式的理论。1986年,美国当时的金融协会主席F.Black发表《Noise》一文,将噪声交易者定义为把“噪声”视为真正的信息而交易的人,并且断言:噪声交易者占交易者总量的相当大的一个比例。
在现代金融市场当中,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逐渐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将对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机构投资者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可以不用自己的资本进行投资,而利用投资者的资金和自己的专业技能来谋取利益。在正常情况下,虽然基金经理人比投资者更了解投资市场,但在明显了解投资对象的潜在风险的情况下,为了增强基金的流动性,基金经理人可能会出现短线行为,做一些投机性很强的交易;也可能由于经理自身的有限理性和有限的能力,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另外道德风险也可能来自基金经理自身欲望的极度膨胀。不论是哪种情况,它们都违背了投资的理性原则,都属于噪声交易类型。
在本文中基金经理的噪声交易行为被认为是一种背德行为。由于投资者与基金经理之间是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而基金经理在没有获得相关信息就发生交易(噪声交易),目的就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就产生了道德风险问题。本文就是从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角度出发来解释基金经理参与噪声交易的原因,并且得出能够影响基金经理噪声交易的相关因素。同时,也从委托代理模型的这些因素当中找出对噪声交易进行控制的方法,从而得出一些相关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