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构表面的动态调控特性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_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构表面是一种由亚波长单元组成的平面人工材料,在电磁波操控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能力。在过去的几年里,超构表面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产生了各种功能的器件包括平面透镜、光束偏转器、偏振转换器和超全息图等。然而,超构表面光学特性的动态调控在很多应用领域中,包括自由空间光通信、全息显示和深度传感等,也是不可或缺的。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开发能够在外界刺激下控制光学特性的活性材料来实现超表面的动态控制。活性材料的可调性源于各种不同的机制,包括热光效应、自由载流子效应和相变机制等等。这些可调控机制使超构表面的快速控制成为了可能。因此,科学家们在研究可调控超构表面时,重点研究半导体、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TCOs)、石墨烯和各种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等活性材料。另外,在超构表面制作过程中引入的特殊可调工艺,如可拉伸材料、可逆电化学沉积等,也可以对超构表面实现动态调控。在本论文中,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超构表面电磁波偏振和振幅的动态调控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石墨烯、狄拉克半金属、二氧化钒等可调活性材料的超构表面,并研究了超构表面偏振转换相关现象的动态调控、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光谱的动态调控以及超构表面多功能可切换特性。本研究对诸多领域如生物传感,电磁波操控,以及慢光器件等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其中:在电磁波偏振动态调控方面,首先研究了基于石墨烯的偏振转换以及非对称传输的动态调控。金属-石墨烯-金属混合结构的太赫兹超构表面对线偏振光具有偏振转换和非对称传输效应。通过改变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到0 e V,偏振转换和非对称传输现象可以实现开关调节。通过改变石墨烯的费米能级,可以对非对称传输的强度以及偏振转换输出强度进行动态调控。另外,研究了一种由温度切换的半波片和四分之一波片功能的太赫兹超构表面。通过利用一层二氧化钒薄膜便可实现较宽的频段内两种功能的切换。当二氧化钒处于金属相时,超构表面可将x偏振的入射光转化为y偏振的反射光,当二氧化钒处于绝缘体相时,超构表面可将x偏振的入射光转化为圆偏振的反射光。在电磁波振幅动态调控方面主要研究超构表面对电磁波响应光谱的动态调控。首先研究了一种基于狄拉克半金属的多波段可调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的太赫兹超构表面。通过破坏狄拉克半金属棒的周期性产生了三个波段的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现象。三个波段的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光谱可以随着狄拉克半金属的费米能级而产生红移或蓝移。同时,伴随着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慢光效应也随着狄拉克半金属的费米能级而移动。多波段的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窗口对背景介质折射率的变化十分敏感,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另外,研究了一种基于石墨烯和钛酸锶(Strontium titanate,STO)混合的超构表面,该超构表面可以产生亮模-亮模耦合的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现象。通过利用ITO纳米晶须电极来分别对石墨烯天线的费米能级进行调控,可以实现等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光谱形状的自由调控。由于STO的温控介电常数特性,作为基底可以通过温度来改变等超构表面离子体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工作频段。此外,对超构表面的电磁波偏振与振幅混合调控进行了研究。首先研究了一种狄拉克半金属-金属混合的太赫兹超构表面偏振转换破缺窗口的调控现象。在原本表现为宽光谱偏振转换的超构表面中引入了狄拉克半金属棒,偏振转换破缺窗口中产生了无偏振转换现象。当狄拉克半金属的费米能级发生改变时,偏振转换破缺窗口的工作频率也随之产生移动,且不破坏原有偏振转换背景波段。另外,研究了一种多功能可切换的超构表面,该超构表面由多层金属光栅结构和二氧化钒薄膜构成,由于二氧化钒的相变特性其可以实现三种功能(1、透射并伴随正交偏振转换;2、完美吸收;3、反射)的切换。功能切换的条件包括温度、入射光偏振态和入射光的入射方向。通过优化超构表面的结构参数,其工作频率可以设定在较宽的频段内任意频率。
其他文献
为实现太阳能、风能的综合优化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推动农村电气化进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设计一种基于风光储一体化的新型农村配电网结构.基于此结构,研究一种以功率守恒为目标的能量管理控制方法,旨在实现能量最优利用和系统稳定工作.系统由交流母线、直流母线、配电网接入系统、风力电源系统、光伏电源系统、储能系统、直流负荷接入系统和交流负荷接入系统组成,既可并网运行、也可孤岛运行,并分别给出每个子系统的拓扑结构及系统整体拓扑结构.利用仿真实验,验证了风速、光强、负荷变化时,利用储能系统的调节,系统能量均
用于GIS的隔离开关密封在壳体内部,无法直接观察触头位置,只能借助分合闸指示、电压电流信号辅助判断分、合闸位置.若由于传动机构卡涩等原因导致隔离开关分、合闸不到位,此时分合闸指示、电压电流信号无法反映动静触头的真实接触情况,极有可能进一步引发跳闸事故.针对一起隔离开关合闸不到位引起的GIS放电故障,通过现场试验测试与解体分析,判断故障原因为隔离开关机构严重锈蚀导致合闸后动静触头虚接、烧熔、滴落,最终发展为屏蔽罩对壳体放电.进一步对合闸不到位时触头触指接触电阻大小及发热程度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验证了故障
对参与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的14台不同容量和类型的燃煤机组设备及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总结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对机组锅炉、汽机、环保及电气设备安全性的影响.锅炉受热面拉裂和泄漏、锅炉高温氧化皮问题、尾部烟道硫酸氢氨堵塞问题、汽轮机振动大和上下缸温差大问题等已经在频繁参与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的机组上有所显现.超临界大机组热力系统复杂,设备庞大,在启停调峰及深度调峰过程中安全性问题更加突出.更多的设备寿命损耗、运行操作风险、燃烧恶化等潜在的风险随着调峰的增加将会进一步显现出来.
本文研究了纳米碳酸钙对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SBS)与聚苯乙烯(PS)共混物的性能影响.本文采用SBS与PS等比例混合,在总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按不同比例加入纳米碳酸钙,将共混物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再使用注塑机将共混物颗粒制备成力学性能测试样条.测试标准样条的拉伸强度、冲击性能以研究纳米碳酸钙对SBS与PS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其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随纳米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再减小,当纳米碳酸钙含量在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高,冲击性能也随纳米碳酸钙的加入得到加强.
中红外激光由于其良好的大气穿透性能、生物组织吸收性能和人眼安全等优点,在军事、医学、环保和遥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年来随着对激光应用的拓展与深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1μm和2μm波段激光材料的研究日趋增多,尤其是碲酸盐玻璃在激光方面的高性能激光材料的研究。本文对已有的碲酸盐玻璃作为激光增益工作物质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设计了两组不同配方的研究了碲酸盐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