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中bcl-2、P53、ER的发育性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Wpkci基因用于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性别鉴定本试验以杂交早期胚胎为研究对象,并以成年鹌鹑为外参照,利用鹌鹑Wpkci基因编码区设计引物,利用多重PCR技术,对早期胚胎的性别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利用鹌鹑Wpkci基因编码区设计的引物建立了一种简单、快捷、可靠、稳定的杂交胚胎性别鉴别的方法。雌、雄性比率与理论值相比,雄性明显多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时间性别比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死亡胚胎雌性明显多于雄性,并且雌性无特定死亡高峰期。2、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中bcl-2、P53表达的差异及发育性变化bcl-2、P53基因均是细胞凋亡的关键基因,目前鸡和鹌鹑早期胚胎发育各时间段bcl-2、P53基因表达模式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试验采集早期66、72、78、84、90、96、102、108、114、120 h的杂交活胚,利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β-actin为内标,在杂交种胚胎性别鉴定的基础上,检测bcl-2、P53表达的时序性。结果如下:1) 114 h雌性胚胎bcl-2 mRNA表达高峰点与其P53?bcl-2表达最低水平相吻合。2) 72 h雌、雄胚胎P53 mRNA表达与P53?bcl-2表达水平一致,处于低谷点。3) 72、114 h早期杂交胚胎bcl-2、P53基因表达出现异常。3、鸡与鹌鹑属间杂交早期胚胎中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差异及发育性变化研究表明雌激素在鸟类性别分化中起永久性作用,为此本研究利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测定杂交早期胚胎ER的相对丰度,结果如下:66~84 h是ER表达高峰期,可以确定杂交种的性分化大致在这一时期;性分化期ER表达异常,雌性ER表达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78 h雌性、雄性表达异常降低(雄性:P<0.05;雌性:P<0.0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的舒芬太尼在无痛超声胃镜中的应用.方法:选出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两年100例无痛超声检查的病人,年龄在30~60岁,病人术前ASA都在I~II级,随机分
目的:观察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患者由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240例晚期消化道肿瘤疼痛患者被分成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常规护理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除常规护理外进行心
期刊
期刊
目的:探究兰索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2组,31例单独以兰索拉唑展开治疗为对照组,29例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