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资源约束下海岛县产业转型研究——以舟山本岛为例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y001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不断加强,海洋经济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影响愈发深刻,海洋经济是未来经济重心。在诸多海洋经济发展的研究中,对海岛县这一独特区域的研究是当下的热点。目前各海岛县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都遇到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资源利用与开发上。当下亟需研究各类资源对海岛县产业转型的影响,尤其是海洋资源的约束下的产业转型。从而更合理的配置资源同时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  鉴于此,本文以舟山本岛为例,使用1999-2012年的遥感影像和经济数据,拣选了海洋资源中的岸线资源作为代表,综合分析了舟山本岛岸线利用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并进行了两者的耦合性分析。通过遥感影像解析与集约度法,分析了岸线变化以及岸线利用类型情况;采用系数法和三次产业结构重心轨迹法,分析本岛及定海部分与普陀部分的产业转型历程及各自特点;采用约束度模型,测度了资源利用变化对本岛及定海部分与普陀部分产业结构的约束性作用。研究结果如下:  通过对历年岸线范围与利用方式进行分析后发现;(1)舟山本岛的岸线在1999年至2012年间不断变化,但变化幅度逐渐减缓,逐渐趋于稳定。区域集中性明显,主要集中在生态风险低的区域。在岸线范围变化的同时,人工化指数也在不断上升;(2)本岛岸线利用方式变化明显,主导利用方式为港口与工业岸线和城镇生活岸线。岸线各利用类型存在部分相互转化,主要是对其它用途岸线开发。舟山本岛岸线利用用途相互转化较为合理;(3)随着岸线范围与利用类型的变化,舟山本岛岸线利用集约度不断提高,说明本岛对于岸线利用的定位逐渐精准化。  通过对历年产业构成和产业重心轨迹进行分析后得到;(1)舟山本岛经济在1999到2012年间高速增长,产业结构即将进入高级模式,即将由第三象限进入第四象限;(2)定海部分的产值较普陀部分高,普陀部分产业结构较定海部分高级,且对本岛产业结构变动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3)在对各镇(街道)进行分析后发现,主导产业都已转变为第二或者第三产业,且需要提高产业竞争力才能避免产业结构大幅度变动。  通过对舟山本岛进行岸线利用变化与产业转型耦合性研究以及对定海部分与普陀部分的对比研究,其结果表明;(1)岸线资源对产业转型的约束性主要体现在,岸线资源对各类产业的约束上。普陀部分的产业转型受岸线资源约束作用更为明显;(2)在岸线资源对产业结构的约束性上,虽然各类岸线变化对产业都存在约束,但各产业和各类型岸线都存在差异。第一产业受到的约束较弱,第二产业受到的约束作用最强烈;由于影响范围广,生态保护岸线与其它用途岸线对各产业的约束作用最强,而特定用途岸线对直接作用产业约束作用较大;(3)岸线资源对产业结构变动的约束作用逐渐降低,原因是随着地区经济体量的增大,外界资源对其的扰动作用逐渐降低。但是对资源依赖较高的地区其约束度下降则较慢。
其他文献
土壤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支持着人类生活和向前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物质基础。土壤的功能和作用繁多,诸如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生存环境、为生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