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卟啉在光合作用、氧气传输和催化等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新颖结构和有趣性质的卟啉配位聚合物可应用于气体存储、分子吸收与识别及异相催化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创新性设计、合成了两个八吡啶卟啉配体:5,10,15,20-四(4,4’-二吡啶氨基苯基)卟啉(TDPAP)和5,10,15,20-四(3,5-二(4-吡啶)苯基)卟啉(TDPPP),构建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了近年来卟啉配位聚合物的发展,着重描述了其构筑策略。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合成了含四个4,4’-二吡啶氨基的TDPAP配体,得到其质子化的晶体1,构筑了其Mn(II)、CU(II)、Zn(II)和Cd(II)等配位聚合物2-5。晶体结构研究表明,TDPAP可同时与4至7个金属离子配位。而且4,4’-二吡啶氨基可以绕卟啉平面旋转,其构象表现出一定柔性。此外,分子间还存在π…π堆积作用和氢键作用。基于这些结构特点,1-5表现出丰富、多样的结构,具体包括氢键连接的一维结构、由两重穿插二维网络结构堆积而成的三维结构、含50或者70员金属大环的二维层状结构以及台阶状二维结构等。固体荧光测试表明,质子化或配位作用能有效调控固体荧光。第三章运用包含四个3,5-二(4-吡啶)苯基的TDPPP配体,构筑Cu(II)、Zn(II)和Cd(II)等配位聚合物6-8。晶体7表现出有趣的自聚集现象,由交错的一维链延伸形成二维结构,再通过π…π堆积作用连接成三维结构。晶体6和8的结构非常相似,TDPPP配体都由六个吡啶单元参与配位,并由两条波浪形双链结构通过中间的卟啉连接生成二维结构。第四章对全文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