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本文在明确研究河北省现代农业评价内容的前提下,大量查阅各种资料,深入研究了国内外有关现代农业的理论知识。此外,在构建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并利用区位商的方法对河北省各地市的现代农业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从而探寻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为各级政府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提供科学依据。
    在河北省现代农业评价体系中,从全国来看,2006年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指数为0.3628,在全国31省市中排在第8位,处于上游偏下水平,现代农业正处于由起步阶段向初级阶段迈进的过程中。这说明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反映在农村从业人员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田水利技术应用水平等方面。但不容忽视的是,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区位商分析方法是建立在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基础上的,通过对区域产业区位商的测算可以比较分析得出某区域的比较优势产业,显现出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明确各部门或产业活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差异以及重点和薄弱环节所在,从而判断和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本文用这一方法来比较河北省11个地市农业区位商以及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区位商。
    通过对河北省现代农业的评价分析,找出了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