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虹影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她的创作涉及到小说、诗歌、散文等领域。作家的创作与她的心路历程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通过其小说和随笔散文中常见内容、人物形象塑造、写作风格和创作意识的分析,来研究其创作心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童年经验对其写作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苦难为主题的写作内容,体现在生存困境、爱的匮乏及孤独镜像等常见方面。在虹影的小说中,几乎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困境,要么是贫困的物质生活,饥饿、死亡如影随形,要么是孤独的精神历程,缺乏家庭温暖、主人公内心孤独而脆弱敏感,这些是其童年贫困的生活环境及缺乏父母关爱所造成的心理创伤的再现与加工。第二章介绍其长期心理压抑后的宣泄,主要表现在大胆叛逆的写作风格。虹影前期作品以疯狂著称,小说、散文中随处可见赤裸裸的性书写,性对她而言是如空气般必不可少的存在;对父亲的不满演化成文本中大胆的弑父,弱化丑化甚至颠覆父亲形象。在癫狂淋漓的写作背后,是长期心理压抑的宣泄。第三章研究虹影在历经童年自卑之后,用写作弥补现实不足,实现自我超越。她笔下的女主人公,才貌兼备、坚韧不屈,和男性斗智斗勇,和命运不屈抗争,在文学世界里撑起了整片天空,是顶天立地让人敬佩的存在。第四章研究历经千回百转之后的理性回归。虹影以弃绝父母、远离家乡来发泄心头怨气,漂泊多年之后她意识到失根危机,在历经千回百转确认自己身份认同的同时,她也在追寻父爱、与父亲和解,发现母爱并投向母亲的怀抱,在爱的包围中回归心灵的宁静,创作也随之出现淡然平和的特质,在新书中,她放下以往的偏执,和伤害她或被她伤害的人和解,对人、事采取包容淡定之态,可谓完成了由疯狂向理性回归的创作心理转变路程。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之上,运用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精神分析学、女性心理学等心理学理论和女性主义、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知识展开文本分析,探寻作家创作的心灵足迹,以更好地走近作家,更深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