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警务信息共享是深度开发和利用的前提,通过警务信息的有效共享可以实现警务资源的合理配置。近年来,随着公安改革的全面推进,公安机关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我国警务模式正在向着“预测警务”、“智慧警务”等转型,目的是打造更加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公安机关。警务信息的有效共享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有当警务信息实现共享,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和效能,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公安业务与实战,服务于国家治理。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利益壁垒这个核心要素的切实存在,警务信息共享面临着较大阻碍,在警务信息的共享过程中出现了“不共享、难共享、共享不畅”等问题,极不利于新时代公安机关履行职责使命和建设平安中国。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警务信息共享过程中利益壁垒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内在作用机理,并提出一套针对利益因素的破解方案,以期为推进我国警务信息共享实践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概述。包括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对论文核心概念进行界定,阐述研究思路与方法,讲明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和可行性,并设定研究的总体框架;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和研究设计。首先对国内外信息共享和利益理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进而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随后进行研究方案设计,介绍了25位公安一线民警作为访谈对象的来源和构成,确定了进行三轮访谈的研究路径,并选取了主要使用的访谈资料分析方法;第三部分包括解构利益壁垒表现形式和阐述利益壁垒作用机理。首先,结合文献调查结果和对25位公安一线民警的三轮访谈资料,梳理出利益壁垒在警务信息共享中的2大类共计14种具体表现形式。其次,使用访谈资料作为佐证,深入阐释利益壁垒的单独作用机理和相互作用机理;第四部分则是针对利益壁垒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理,结合当前已有的措施,有针对性地从利益驱动、利益协调、利益保障三大方面提出破解利益壁垒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安实战,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