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鱼油因其富含EPA、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的食用、保健和医疗作用,是保健品和药品市场中重要的一员。虽然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但鱼油产业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本课题立足于海南海鱼废弃内脏的再利用,通过提炼鱼油、富集鱼油中的EPA和DHA,实现海鱼下脚料的高值化,降低成本的同时符合环境友好的需求,为海洋鱼油的开发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工艺。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鱼油脂肪酸的制备:选择农贸市场中难以区分的的海洋混合鱼废弃内脏为原料,以胰蛋白酶水解的方法制备鱼油。本文对传统的皂化-酸化制备脂肪酸的方法进行了优化,确立最佳反应条件为:每10g鱼油使用含有3.0gNaOH的乙醇水溶液,在50℃下反应20min。相比于传统制备脂肪酸的方法,反应时间更短、反应温度更低,能够有效地降低EPA、DHA因长时间高温加热带来的损耗。(2)HPLC法测定鱼油中EPA和DHA的含量:建立了 HPLC测定EPA和DHA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使用XDB(C18)Agilent色谱柱,柱温38℃,检测波长200nm,流速1.0mL/min,每次进样10μL,流动相乙腈-水85:15等度洗脱。EPA甲酯出峰于19.7min,DHA甲酯出峰于24.5min。本方法稳定准确,分析时间较短。实验采用的混合海鱼内脏酶解提炼的鱼油中,EPA含量为2.0%,DHA含量为7.6%,EPA和DHA总的含量为9.6%,有可观的开发利用价值。(3)尿素包合法富集EPA和DHA:实现了尿素包合富集EPA和DHA方法的优化,考察了包合时间、包合温度、尿素用量、甲醇用量四个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最优条件:脂肪酸(g):尿素(g):甲醇(mL)=2:6:48,4℃冷冻2h。富集后的脂肪酸EPA含量5.47%,回收率47.86%;DHA含量为40.79%,回收率93.92%;总含量高达46.26%,总回收率84.33%。富集后的脂肪酸产品EPA、DHA含量超过了市售大量保健品(普遍低于30%),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和现实意义。(4)脂肪酶酯化法富集EPA和DHA及分子对接模拟作用原理:为了得到EPA、DHA含量更高的脂肪酸产品,采取了脂肪酶选择性酯化的方法进行实验。对8种脂肪酶进行筛选;最终选择了 AYS脂肪酶,进一步考察了酶用量、投料条件、月桂醇用量、反应时间、酶解温度、摇床转速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终实验方案,得到EPA、DHA总含量84%以上的产品,总回收率在70%以上,并初步尝试酶催化合成甘油酯。此产品接近于对EPA、DHA成药纯度的要求。研究发现,脂肪酶对于不同的脂肪酸具有选择性的差异。为了深入探索和合理阐释脂肪酶作用的原理,本研究采用了分子模拟的方法,测试AYS脂肪酶在对接时酶活性中心和脂肪酸的距离差异,以解释脂肪酶对不同脂肪酸的选择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