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用三种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马来酰肼、山梨酸、水杨酸和乙烯利对洋葱鳞茎进行不同的处理(收获前两周叶部喷施、收获后浸根),结果表明:收获前两周经化学药剂叶部喷施后90天时,用盐酸14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20%;用氢氧化钠45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10%;用马来酰肼16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14.08%;用水杨酸10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7.65%;用乙烯利2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20%;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抑制效果顺序为:乙烯利200ppm>盐酸1400ppm>马来酰肼1600ppm>氢氧化钠450ppm>水杨酸1000ppm。鳞茎收获后经化学药剂浸根处理后90天时,用盐酸21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15%;用氢氧化钠3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15%;用马来酰肼20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15%;用山梨酸20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21.66%;用水杨酸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15%;用乙烯利200ppm处理者,鳞茎发芽率比对照降低18.33%。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其抑制效果顺序为:山梨酸2000ppm>乙烯利200ppm>盐酸2100ppm>马来酰肼2000ppm>氢氧化钠300ppm>水杨酸800ppm。进一步对洋葱鳞茎内的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IAA氧化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表明:可溶性糖含量,总淀粉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呈正相关性;IAA氧化酶活性与洋葱鳞茎发芽率呈负相关性;可溶性蛋白质与洋葱鳞茎发芽率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