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角色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Sym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别角色代表个体的社会性别,反映着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期待。家庭教养方式是对性别角色形成和发展具有最直接、最有力影响的因素之一。国内外研究者在此领域也进行了较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研究较少与性别角色相联系。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探讨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研究一自编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问卷,并对问卷的信效度进行检验;研究二以研究一编制的问卷为工具,对主导教养者和辅助教养者的教养方式进行归类,在此基础上,调查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现状并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得到以下研究结果:  (1)主导者和辅助者的家庭教养方式均可分为三大类型,即积极类、中间类、消极类。积极类包括民主型、授权型两种,中间类为忽视型,消极类包括溺爱型和专制型两种。  (2)授权型和民主型教养方式成为大学生家庭教养子女的主要教养方式,主导教养者和辅助教养者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在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类型上所占的比例显著高于男生。  (3)城市和农村家庭对不同性别子女的教育方式存在差异的前提下,正在逐步趋同。主导教养者忽视型类型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忽视型非独生子女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独生子女。  (4)家庭教养方式是决定性别角色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民主型和授权型等积极教养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双性化的发展,专制型和忽视型等消极教养方式会导致未分化滋长。民主型和授权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与男性女性的正性特质有显著正相关。  (5)父母教养方式一致性较高,且积极类教养方式占主导地位。父母共同教养方式一致且为民主型和授权型教养方式时,最能促进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发展。母亲的教养方式对性别角色发展有重要影响。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教育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从最初的生产和生活知识与技能的简单传授,到作为狭义教育意义上的学校教育这一专门机构的形成,人类社会的教育活动逐渐为学校教
期刊
规则是衡量一切事物的准绳,评分规则是比赛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和主要依据。艺术体操评分规则是该项目发展的指导方针,每一次规则的变化都将给技术带来深远而宽广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