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世界贸易和国际投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经历了15个年头艰难曲折的谈判之后,2001年中国如愿以偿地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从而令中国经济进一步与国际经济接轨和并轨,这意味着我国市场将进一步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既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大好机遇,也向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必须遵守市场准入原则,向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逐步开放市场,让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使中国企业更加自由地走出国门。竞争与合作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同时展开,这意味着我国企业全球竞争时代的真正来临,因此,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内涵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我国中小企业即使在国内,都将和跨国公司进行直接的较量。我国改革开放仅20余年,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不少企业尚未培育起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意识,未能树立国际化经营的理念。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许多中小企业疲于应对WTO的相关规则,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方面遭遇了许多新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国际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由此带来了潜在的发展机遇,同时在国内市场也遭遇了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对此,我国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却浑然不知。因此,我国中小企业急需政府和理论界在国际化经营的理念与实务上进行辅导。作为从事国民经济专业教育与研究的工作者,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关注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方面的课题。今天再次探讨此课题,目的在于与<WP=47>大家一起共同关心中国中小企业的前途与命运,共同促进中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理论依据”指出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同样可以而且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化经营。第二部分“发达国家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及其借鉴”详细研究了发达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经验以及对我国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启示。首先,各国推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措施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资金援助;提供信息咨询等各类服务;加强对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的研究和设计;鼓励和帮助中小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其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研究了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国际化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快改革和完善外经贸体制;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社会化服务支撑体系;督促和扶持中小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产业层次;鼓励中小企业间开展行销合作,增强其国际市场营销能力。第三部分“我国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状及问题”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化环境,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现状,并剖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第四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构想及其政策建议”针对我国实施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首先,提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路径选择。包括主体选择;产业选择;区域选择;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其次,详尽论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层面应该如何促进中小企业的国际<WP=48>化发展。最后,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如何趋利避害,利用好政府和社会服务进行国际化战略选择:整体上要尽快建立对外扩张的梯度优势,形成技术层次互补、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良性循环;企业应根据不同阶段和不同组织类型选择合适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和组织结构;对外投资选择以合资经营为主,出资形式多样化的直接投资方式。尽管本文中提到的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构想及其政策建议是在分析国内外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现状之后,分析了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提出的,但难免与现实情况有所出入。本文的目的就在于科学、客观地分析中国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现状,通过对比的方法找出一种适于我国中小企业特点的国际化路径模式,为目前关心中小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这一重要课题的各界学者提供一个相对系统完整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