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粒子的U251脑瘤细胞系RNA干扰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g120900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NA干扰是一种有效的基因沉默机制,通过短双链RNA降解具有其相同序列的目的基因mRNA来抑制基因表达,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并为许多恶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应用前景。肿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导致死亡,脑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神经系统肿瘤的40%-50%,由于呈浸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根除,尤其需要采用非侵袭性的手段进行治疗。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的siRNA转染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本研究通过兼性的PMAL-C8分子将疏水量子点(QDs)进行亲水修饰,进一步与分子量25KDa的分支状PEI共价交联,制备得到生理状态下具有阳离子的荧光纳米载体,将其应用于siRNA转染显示:当培养基存在血清时,其转染效率和细胞活性都比在无血清状态下要好;观察到由于PEI分子的“质子海绵”作用缓慢释放进入细胞质的绿色荧光Alexa Flour488siRNA;当QD:siRNA=1:2浓度比例包装时能获得最好的基因敲除效率。脑瘤细胞U251的蛋白敲除穿膜实验和基因芯片结果显示JAM2分子与细胞迁移能力相关,但具体调控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揭示了以纳米材料-siRNA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非侵袭性肿瘤靶向基因治疗的重要性。纳米材料的粒径大小以及其表面功能化修饰是影响其siRNA的结合释放能力和基因沉默效率关键因素。
其他文献
一、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133分子表达的意义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儿诱导化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CD133-1、CD133-2两种分
随着近些年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扩大,我国对于学生的教育已经越来越重视了,小学四年级正是学生处于转折点的时候,加强这一时期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非常有必要。小学四年级的数
<正>9月23日,大视野教育集团旗下北京东方汇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永久免费的"伴读网"英语听说学习跨平台服务系统和"中国教师APP创新工厂",以多类型应用工具系统深入服务
采用PECVD在K9玻璃基底上制备了非晶硅薄膜,通过改变射频功率、反应压强和基片温度制得不同的薄膜样品。采用金相显微镜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观察,通过椭圆偏振法测得了不同工
目的了解2013-2015玉林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为提高池水质量和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林市区15家6-10月份游泳池水监测,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采样,《公共场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观察兔VX2恶性骨肿瘤在骨髓内的浸润范围(瘤缘),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探讨MRI在判断恶性骨肿瘤髓内瘤缘准确性方面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取
骨质疏松症是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当前,我国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主要分析骨质疏松的中医病因病机、治疗进展及有效措施,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手段。随着教学大环境的不断改变和幼儿的不断成长,创设新颖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培养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是必须的。本文主要研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hMOF蛋白在58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与38例癌旁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及hMOF蛋白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不同的分期、分化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