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价值观就是对语文价值(作用)的看法。正确的语文价值观主要是指对汉语文有科学的认识,并具有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多年来,尤其是近年来,学生在语文价值观的认识上出现了偏差。语文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也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汉语文在国际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的教学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对于教师正确实施语文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纠正学生狭隘、错误的语文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正确语文价值观有利于提高中学生语文素养、有利于中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有利于中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相反,不正确的语文价值观对中学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不能认真上好语文课,不重视语文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兴趣淡漠,对不规范书写汉字现象的忽视等等。中学生片面语文价值观的形成,有教育制度与语文教学因素,如评价机制的缺陷,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性教育的缺失,语文教学模式化,有学生自身因素,有教师因素,如教师自身素养不足,教师不注重语文价值观培养,有社会因素,如不良的语言学术氛围,不良的社会价值观,有家庭因素,如家庭氛围,家长文化素养不高等。为了纠正中学生不正确的语文价值观,可以采用下列对策:一是要建立中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认知观,如强调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调动中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二是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如加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语文教学方式灵活化,注重情感教学。三是学校要在多种培养方式中营造语文学习氛围,如建立多种语文课程评价方式,树立“大语文观”的学习观念。四是要建设良好社会学习风气,如提升语文学科地位,国家营造重视语文学习的氛围,社会多开展文化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