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是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利率所组成的一条曲线。它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保值和风险管理、套利以及投机等的基准。所以对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一直是金融工程领域一个十分基础性的研究问题。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入以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利率期限结构问题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但是我国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粗浅的阶段,尚未形成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系统性研究。本文则打算在这方面作一个尝试,对中国众多的利率期限结构问题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得出一些富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 论文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利率期限结构研究进行了比较系统详尽的述评,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的现状。接着,本文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利率期限结构同众多的资产定价理论,包括随机贴现因子定价理论、无套利定价理论以及风险中性定价理论等之间的密切关系,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进行了拓展,为利率期限结构研究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证分析部分,本文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现货价格数据对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特征和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具体包括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具体形态、流动性溢酬、违约风险溢酬、政府利率动态行为、市场利率动态行为、市场利率变化和央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利率变动的主成分分析等,得出了一些我国有关利率期限结构的基本结论。在应用研究部分,本文则在金融工程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银行基本资产负债中隐含着期权的创新性命题,并充分利用实证分析部分的研究结果对这些期权进行定价,对我国的金融创新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此外,本文还在发行公司和投资者最优决策的基础上对可转债进行了定价。定价结果表明,我国的可转债被明显低估,无法用一些合理的原因进行解释,只能归因于市场的无效。最后,本文还对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统一债券市场的政策性建议。纵观全文,文章无论在理论基础,还是在实证分析、应用研究等部分,都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命题,这些命题很多均为国内首次提出或进行系统性研究,如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基础的研究、期限结构的静态估计、流动性溢酬和违约风险溢酬的分析、我国银行资产负债中隐含期权的定价以及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等,是国内最早的利率期限结构问题系统性研究成果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和充实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 总之,本文是在对国内外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的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利率期限结构作一个全面系统的研究,利用这些研究结果对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衍生产品进行定价。在这些研究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中国现实情况的考察,分析和研(?)中国在利率期限结构以及相关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