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现象研究——以凤凰卫视凤凰新媒体为例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媒体的强劲发展眩人耳目,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和传播模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电视借助于新媒体拓展传播疆域,不断实现节目样态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全新的传播格局。  本文以新媒体背景下电视与新媒体相互借力为研究视角,以凤凰卫视及凤凰新媒体为例,对凤凰卫视如何借力新媒体以提升传播力进行研究。具体而言,论文对已有研究中“传播力”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分析关涉传播力形成的主客体因素,对新媒体背景下传播过程及模式的转变做出阐释;论文通过对凤凰卫视、凤凰新媒体的传播力做出多元解读,深入分析凤凰新媒体对凤凰卫视传播力提升的意义。论文还分析了新媒体话语规则下的电视传播力的评价标准,并对CNN、欧洲新闻台的新媒体实践案例加以比照分析,试图探寻电视在新媒体环境下提升传播力的有效策略。
其他文献
杂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政论性文体,从诞生之初就与新闻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960年前后,我国报刊史上出现了继“五四”之后第二次杂文高潮,特别是1961年至1964年《北京晚报》的
期刊
最近几年,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进步和民间公益组织的突飞猛进式发展,中国的传统媒体、新媒体与公益的互动逐渐增强。从早前传统媒体对公益事业的一些常规报道到媒体通过公益组织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传媒产业已经空前发达,现代都市人群早已从主动在有限的信息中淘金,转变为被动地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里接受灌输。社会分化,读者分群,媒体
20世纪20~40年代也就是抗战前后的中国,是一个风起云涌夹杂着战争与血腥的时期。斯特朗不仅目睹和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和种种起伏,并且以一个革命观察家的眼光和手中的笔观察、记录
本文以现代性体验为基本理论视角,通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现实题材城市电影的细读来分析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探讨这些城市想象图景的建构特点与流变规律,综观新时期以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