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进行三方面的研究:一,编制大学生自我中心调查问卷并检测其信、效度。二、探讨大学生自我中心与人格特点、自尊的关系以及基本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三、探讨大学生自我中心与人际关系的关系。
本研究结论:
第一,编制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具有一定的信效度;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04;问卷的的重测信度为0.839。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本问卷还需进一步修订,但还可以用来评估大学生自我中心状况。
第二,自我中心与恃强性的相关为0.444(***);与怀疑性的相关为0.360(***);与SES的相关为0.207(*);与自我中心模拟情景题的相关为0.551(**);与独立性的相关为0.108;与实验性的相关为0.095;与敢为性的相关为0.091。
第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我中心的检出率为34%,极端自我中心为0.4%。总体上存在性别、独生与否、城乡、学科差异。强调利已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自我认可存在着显著的性别、独生子女差异;忽视他人存在着显著的性别、独生子女、城乡差异;责任外推存在着明显的学科、学校类型差异;独特感存在着显著的学科、家庭情况差异。数据支持如下结论:男生更为自我中心,独生子女更自我中心、艺术类学生更自我中心、城市生源的学生更自我中心。
第四,用自编大学生自我中心问卷与社会调查法发现,受欢迎的大学生自我中心水平最低,且与被忽视组和一般组有显著差异;被忽视组的自我中心水平最高,在自我认可、忽视他人、责任外推因子上得分最高;被拒绝组的在强调利已上得分最高;受争议组在独特感上得分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