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具有极高灵敏度,并可提供丰富的指纹信息,因而在材料科学、表面催化、生物医学、分析检测等领域应用广泛。研究表明,贵金属纳米结构间隙处,即“热点”区域,能够贡献整体SERS信号的70%,因此,调控“热点”效应可进一步推动SERS发展,而二聚体是“热点”构成最简单的模型结构,发展有效的构建方法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构建Au纳米粒子二聚体的方法,探索了该方法的可控性、“热点”活性,并开展了二聚体的SERS定位研究及限域内PNTP的SPR催化偶联反应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利用有机C-C偶联反应现场组装得到Au纳米粒子二聚体,并从反应物浓度、壳层厚度、内核纳米粒子及反应物种类等方面研究了多聚体构建的可控性及多样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精确调控纳米粒子聚集体尺寸,且适用于不同纳米粒子。⑵利用SERS光谱监测整个二聚体的形成过程。结合理论模拟对偶联分子的SERS光谱进行指认。利用SEM以及Mapping技术实现了二聚体的精确定位。研究了二聚体内PNTP的SPR催化偶联反应,发现二聚体间隙内“热点”处偶联效率相较于单体约提高两倍。⑶探索了均匀尺寸的聚双炔类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技术,对其尺寸进行了调控,该聚合物微球拥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利用该聚合物球表面氨基的作用,修饰了Au纳米粒子对其表面进行修饰,结果表明该复合结构可有效地捕获目标分子,实现SERS的高灵敏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