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MRP3、GST-π和ABC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76例及正常食管粘膜30例,观察肿瘤耐药相关基因P-gp、MRP3、GST-π和ABCG2的表达,同时回顾性研究了这些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浸润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模型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1)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MRP3、GST-π和ABCG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8.16%、80.26%、76.32%和80.26%。30例食管正常粘膜中四者的表达率分别为60%、56.67%、56.67%和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P-gp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RP3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ST-π在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ABCG2在不同临床分期、有或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P-gp与ABCG2的表达呈正相关r=0.228(P<0.05)。(7)本组病例的5年总生存率为34.21%,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gp阳性表达组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两组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TNM分期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P-gp、MRP3、GST-π和ABCG2在肿瘤的多药耐药中起一定的作用。P-gp和ABCG2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检测P-gp、MRP3、GST-π和ABCG2的表达对食管鳞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肿瘤TNM分期是影响食管鳞癌预后的独立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