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渤海湾卤虫是一种优质的生物饵料,耐受性、孵化特性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等均可以与美国大盐湖出产的卤虫种相媲美。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水产养殖中对其他品系卤虫的引种和广泛应用,部分种类的卤虫可能已经扩散到天津渤海湾地区对本地卤虫资源造成生物入侵,因此对于天津渤海湾卤虫的系统研究及保护势在必行。本文立足于天津渤海湾卤虫种质资源调查与保护,对天津渤海湾卤虫展开:鉴定天津渤海湾卤虫物种,研究外源环境因子对其孵化特性的影响,外源营养因子对其营养成分的影响三方面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天津渤海湾卤虫卵的COI序列进行PCR扩增并进行序列blast分析,与GenBank中Artemia parthenogenetica的COI序列相似度为99%,将其定名为Artemia parthenogentica BHW。2.三种环境因子中盐度对卤虫休眠卵影响效果最为明显,试验结果表明渤海湾卤虫孵化适宜盐度是10‰-25‰,最适盐度为25‰。温度对卤虫休眠卵孵化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为28±1℃时,渤海湾卤虫孵化率达到最高。与其他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渤海湾卤虫休眠卵在36℃及44℃条件仍能有一部分少量休眠卵孵化,但是不能长时间存活。光照对于渤海湾卤虫休眠卵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其孵化最适宜光照条件为90μmol/(m2·s)。三种环境因子之间有一定的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天津渤海湾卤虫最优综合环境条件为光照强度为72μmol/(m2·s),盐度为25‰,pH为8。3.8种外源营养因子对卤虫进行强化后均显著提高了卤虫无节幼体内营养成分,其中以扁藻组蛋白含量最高。新月菱形藻组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外源营养物质对氨基酸的组成没有影响,仅影响了卤虫体内各个氨基酸含量。强化组的必需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小球藻组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两组,总氨基酸含量角毛藻组中最大。强化后,卤虫体内脂肪酸含量均显著提高,其中角毛藻组和盐藻组明显的提卤虫体内高EPA的含量,球等鞭金藻组显著提高了卤虫体内高DHA的含量。EPA、DHA等高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养殖幼苗生长中极易缺乏而且对其生长速度、抗病力、成活率、发育以及繁殖均有不可取代的影响。因此结合水产养殖生产实践认为球等鞭金藻强化效果最好,其次为角毛藻和盐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