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除了参政与组党外,更多的则选择了以报刊论政,以言论报国。文人论政遂成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施展才学、实践理想的重要途径。《观察》周刊作为这一时期著名的时政刊物,既是文人论政的重要阵地,也是宣扬“自由主义”的一面旗帜。
本文以《观察》周刊为研究对象,探究抗战胜利后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态度的发展脉络。阐明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政治理念不断修正的心路历程。
本文共分七章。
第一章是《观察》周刊的基本情况。通过对《观察》创刊的背景、栏目、办刊宗旨和撰稿人等内容的介绍,揭示《观察》的成功为研究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状况以及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性格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二章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态度的演变。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抗战胜利后将实现政治民主的美好夙愿寄托于国民党政府,随着国内局势的发展,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国民党的态度历经了从希望与信任--幻想与不满--批判与指责--痛恨与绝望的变化过程,最终确认通过国民党走民主之路是彻底失败的。
第三章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共产党态度的演变。全面内战爆发后,随着联合政府主张的夭折,内战的扩大以及国共力量此消彼涨的变化,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从民族和自由主义理念出发,对共产党的态度经历了从批评和指责--理解和同情--团结和合作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折射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自身政治理念的修正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最终选择。
第四章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抗战胜利后全国发生的学生运动,引起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们客观分析学生运动的起因,明确表达对学生运动的态度,深刻认识到学生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强烈呼吁政府深刻反省失误的同时必须迅速做出真实的努力。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民主运动和精神状态。
第五章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美国观。抗战胜利后,一心希望中国能成为美国式的现代化强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随着美国采取的一系列对华政策,对美国的态度历经了从亲美到反美的转变过程。从中也可以分析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外交政策。
第六章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中国经济建设道路的思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影响着中国政治道路的发展方向。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客观分析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经济所处的境况,理性提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办法,主要设计了社会民主主义经济和新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国未来经济建设蓝图。
第七章是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观察》围绕“自由主义”的内涵、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特点、作用及前途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对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命运问题主要产生了困惑悲观和较为乐观的两种态度。
总而言之,抗战胜利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具有坚定的自由主义信念,力图建立民主政治和自由经济。尽管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没能实现,但他们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对民主、自由、理性、进步的认识和追求仍值得我们尊重和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