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倾角和Pr数的湍流热对流大尺度环流实验测量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尺度环流(LSC)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大气中的大气环流,海洋里的海洋环流等。本文所研究的核心主题是倾斜“瑞利-贝纳德热对流”系统中产生的大尺度环流。本实验所使用的装置以一个对流槽作为主体,对流槽是一个底部直径D=0.1m、高度H=0.1m的圆柱形装置,它的尺度比为Γ=1。本实验中的流体介质为不同浓度的甘油水溶液,通过配比不同浓度的溶液来对实验当中的普朗特数Pr进行调整。实验系统的瑞利数Ra通过温差来控制,维持Ra=1.50×10~8。另外本实验还可以通过旋转平台来改变系统的倾斜角,实验的倾斜角范围为0°至75°。在“瑞利-贝纳德热对流”系统中,大尺度环流平面的运动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处于旋转模式和晃动模式状态下的运动。本课题所研究的实验是对系统中间平面的边壁上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来研究大尺度环流。在完成温度测量工作后,采用余弦函数模型和正弦函数模型对测量得到的温度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获知大尺度环流的动力学参数,该参数由旋转运动的旋转角θ以及晃动运动的晃动角α等组成。对实验测量得到的温度时间序列和大尺度环流的旋转角和晃动角随着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可以观察到系统中的流体从湍流运动转化成层流运动的变化情况。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大尺度环流的旋转运动,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环流平面在不同倾斜角的情况下,其旋转角的概率密度的分布均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性。但随着倾斜角不断增加,其概率密度分布的标准差也将随之减小,即大尺度环流旋转的范围将会变小,转动更集中在最大概率旋转角附近。对晃动运动进行分析后,发现当系统满足倾角的值等于0°的条件时,大尺度环流将以旋转面视作基准面进行具有对称性的往复运动,但是当倾角的值逐渐增加时,大尺度环流的晃动将受限制于旋转面的其中一侧。随后又分析了Pr数对大尺度环流的影响,发现Pr数增加时,大尺度环流旋转运动的旋转角的范围将会变小,这种现象表明了旋转运动当中的旋转角将更加偏向于在最大概率旋转角周围,而大尺度环流的晃动运动则不受Pr数影响。对“瑞利-贝纳德热对流”系统的传热进行分析后得到Pr数对“瑞利-贝纳德热对流”的传热影响不明显,但是倾斜角会影响系统的传热。Nu数会在小倾斜角时先降低然后随着倾斜角增大而增大在达到峰值后又降低。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圆钢管约束的钢管混凝土短柱构件轴压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国内外已对钢管混凝土构件和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针对其不足提出了众多的改进形式。圆钢管约束的钢管混凝土构件作为一种新型构件形式,由核心钢管混凝土、夹层材料和外层钢管共同组成,在保留钢管混凝土构件与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优点的同时也弥补了其中的劣势。本文采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圆钢管
光环境是建筑物理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目前室内光环境多以恒定的静态照明为主,工作者长期处于此环境,不利于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虽然已有大量学者开展了光环境对于非视觉效应以及生理节律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但在健康光环境心理物理学层面的基础理论研究仍有较大欠缺,长期处于室内人工光环境下工作和生活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尚不明确,相应的动态照明调节效果亦不明晰。因此,本文针对室内空间中缺乏自然采光、以及对动态照
大气颗粒物(PM)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而二次有机气溶胶是我国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异戊二烯作为全球大气排放量最大的生物性有机物,详细了解异戊二烯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形成对有效控制大气SOA浓度至关重要。目前,示踪物产率法被广泛应用于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源解析,但实际应用中,示踪物可能会与大气中的各种氧化剂发生反应影响示踪物产率法的基本假设成立的可靠性,这些示踪物在实际大气中的反应
随着频谱资源日益紧张以及部分频段被规划用于5G通信,毫米波成为天线研发的重要目标频段。由于毫米波频率高,此频段具有极宽频谱,为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注入新鲜血液;具有较高的传输效果和通信保密性;波长极短,此波段下的天线尺寸很小,有利于天线阵列和整体系统的小型化。但是与微波频段相比,毫米波频段大气传输损耗严重,所以高增益毫米波天线和与之配套,连接天线和芯片的低损耗传输线是毫米波通信系统研发的关键。新型介
芯片逆向工程是指从芯片产品中获得原始设计,它通过对芯片内部电路的识别和分析,提取出芯片设计原理、结构细节等方面的知识。传统的芯片逆向工程主要建立于版图分析之上,包括打磨分解、版图提取、重建电路等过程。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工艺不断发展、芯片规模的不断增大和设计层次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基于版图提取的逆向工程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芯片的打磨分解工作成功的概率在不断降低
随着5G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联网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接入物联网的设备规模不断增大,其中又以无线传感器网络为代表。这些无线传感器节点具有成本较低、数量巨大、体积较小、功耗较低、传输距离较短等特点。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工农业、国防、医疗健康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在农业领域中,无线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在工业生产中,无线传感器能够监测化工园区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泄漏,监
街道是承载城市活动的重要空间,也是人们进行公共生活的重要场所。当前,部分城市街道在以车辆通行为主导的理念下,忽视了街道的场所特征,使街道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另一方面,寒地街道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由于其冬夏两季存在鲜明的气候差异,因此街道常出现季节性的活力缺失。而驻留活动与户外空间活力关系密切,增加驻留活动可以有效提升空间活力。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采用环境行为学的方法,选择哈尔滨红博广场区域若干条有代
智能网联车辆系统是近年来新型的交叉研究领域,其主要借助自动驾驶车辆与外界的信息交互,来完成协同感知、地图管理、运动规划等任务。在所有任务中,分布式地图管理旨在扩大感知范围并提高单个自动驾驶车辆的感知精度。因此,其在智能网联车辆系统中发挥核心作用。当前,关于智能网联车辆系统的动态地图融合研究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传感器的限制和环境复杂性,单车的测量数据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这会严重影响自动驾驶车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建筑装配化,其中模块化建筑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技术水平。相关学者开展了针对包括螺栓连接、焊接连接、铸钢节点连接等多种模块连接方式的研究,其中螺栓连接凭借其拆卸方便、施工便利的特点被广泛采用。本文基于相关螺栓连接技术基础,提出了一种模块间新型螺栓连接形式,运用多尺度建模验证了对其进行刚接简化的合理性,进一步研究了其运用在高层模块化建筑中的可行性。在对现有模块单元螺栓连接节点形式
当前,电子设备、可再生能源系统和电动汽车领域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使得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在这些领域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基于这种现状,研发出能量密度高,长循环性能的负极材料尤为关键。其中,锡氧族化合物(SnO2、SnS2等)因具有储量丰富,生态友好,理论比容量高和安全工作电压(1.0 V vs.Li/Li+)等优点而成为目前锂离子电池负极最有前景的候选材料之一。然而,锡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