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教学认识和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要素,其中深藏于教师内心且不易表达和传递的一种个人知识即教师默会知识与教学实效性尤为相关,因而,将教师默会知识显性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科学教师默会知识发展”这样一个切入点,创新性地提出自我发展、心理调控、师生关系、同事关系、方法选择、资源利用六个默会知识维度,设计量表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各维度上存在的差异,为今后相关研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教师的背景(如:性别、教学年限、职称、所教学科、现任职务、学校类型、班主任工作年限、所处年级、所获奖项等等)分别与六个默会知识维度的显著性关系。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问题及假设,并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概括。第二部分对与本研究有关的默会知识定义、结构和测量等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创新性提出教师默会知识维度结构图及各维度说明,并问卷工具设计、样本、问卷实施过程进行详细说明。第四部分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第五部分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并对教师默会知识的研究和进行展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师培训方式的不断改进,教师的默会知识结构及其测量问卷的必定会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基于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果:第一:男女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上具有微弱显著性的统计意义;第二:11至15年教学年限与16年及以上教学年限的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方面具有微弱的显著性差异,其他教学年限的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第三:中学二级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上没有显著性的统计意义;第四:化学与科学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上具有微弱的显著性差异,其他教师所教学科在默会知识总分上没有显著性的统计意义;第五:普通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在默会知识总分上没有显著性的统计意义;第六:市重点中学教师、区重点中学教师、普通中学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第七:5年及以下与11至15年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方面具有微弱的显著性差异,其他教师的班主任年限在默会知识总分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第八:初中教师与高中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上没有显著性的统计意义;第九:无(或教研组)奖项教师、获学校奖项教师、获全区奖项教师、获全市(或全国)奖项教师在默会知识总分上没有显著性的统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