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杀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将自杀行为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自杀意念是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早期的心理活动,是偶然体验的自杀行为动机,个体胡思乱想或打算自杀,但没有采取或有实现此目的的外显形为,它是自杀企图的游离因子。研究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并采取一些方法,预防自杀意念的出现,可以有效减少目前大学生自杀行为频繁出现的现状。前人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自杀行为与社会支持度和抑郁水平有密切相关。理论上社会支持来源多的人,遇到困难能很好的取得帮助,能减轻外界的压力,使自己的身心保持平衡状态。所以社会支持度高的人比起社会支持度低的人,有自杀意念的概率会低,也就是社会支持度与自杀意念是负相关的。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有过自杀意念的人几乎都有很高的抑郁障碍,绝大多数自杀患者在死亡前有抑郁症的存在。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探讨自杀意念与社会支持度与抑郁水平的相关。研究结果大体上与前人的一致,但也有一些不同。研究发现社会支持程度在性别、专业、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与大学生来源等水平上有差异。抑郁水平在各年级水平上有差异,其他人口学特征上无显著差异。自杀意念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度各维度与抑郁水平各维度相关密切。客观支持与睡眠因子和支持利用度与睡眠因子不显著相关以外其他社会支持各维度与自杀意念的各维度显著相关。精神运动性障碍与睡眠因子不显著相关以外其他抑郁各维度与自杀意念的各维度显著相关。预防自杀意念的出现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的努力,来减少现代大学生的抑郁水平,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度,从而减少自杀意念的出现率,减少自杀行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