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东传日本之研究——以日本对唐代琵琶的接纳为中心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ddsteve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琵琶是我国古代传统民族乐器,自丝绸之路开通后逐渐从西域传入中原,经历了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发展成为首屈一指的乐器。隋唐时代是中日交流的繁盛期,琵琶也同其它文化载体共同传播到日本列岛,经历奈良时代至平安时代,琵琶一步步渗入日本民族文化深处,最终形成了以平家琵琶为代表的琵琶说唱艺术。历来学者关注的焦点通常聚集在两处:一是正仓院现藏琵琶的源流问题,二是武家文化中的琵琶说唱艺术,前者将研究视角伸向了遥远的中亚,后者只专注于完全日本化的琵琶,而就整体发展脉络而言,奈良和平安两朝可谓是琵琶逐渐融入日本文化的过渡阶段,考察过渡期的琵琶使用状况,对我们理解这一乐器融入日本文化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借此视角窥探日本文化形成的特点。   本论将分四个章节展开论述。首先,引言部分介绍了本论的选题意义及相关背景研究综述。第一章论述中国历史上琵琶的相关状况。第二章着力于琵琶东传的时代背景,主要论述唐代的琵琶艺术、唐代的中日文化交流以及佛教对琵琶在日传播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中首先论述日本文献中出现的琵琶的标记方法,并分析这些标记方法背后所隐藏的日本文化形成之特点;继而以正仓院藏琵琶实物为中心,结合相关史料文书,论述琵琶初传日本时所承担的文化传播角色,以及日本人接纳它的态度。最后一章主要论述平安朝中后期琵琶的使用状况,从中发现这一时期日本的琵琶已经跳出唐文化框架,开始和本土音乐形式结合,日本特色初露端倪。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如今,中国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吸引全世界的注意。   作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化妆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中国
美国剧作家亚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从问世至今就在世界的各地舞台被不同演员所演绎,甚至被搬上了电视电影荧幕,受到了广大观众与读者的热烈欢迎与评议。它的艺术魅力已经超
当代美国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1948-)的诗集《阿弗尔诺》中爱、灵魂与死亡的主题反射着现代人的爱情焦虑、孤独、灵与肉的冲突,生死的矛盾等问题。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
身份研究是传播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等领域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呈现出一种包含会话分析、话语分析等研究在内的语用学转向。从语言使用即语用学角度,语用身份研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