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统计分析

来源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199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由卫星高度计资料导出的地转流异常场数据,用几何方法探测识别并追踪了北太平洋的中尺度涡,共找到气旋涡20373个,反气旋涡18875个,同时也得到了涡旋的极性、生命周期、半径、移动距离和移动速率等参数。它们的平均生命周期分别为18.7周和19.8周,平均半径分别为45km和46km,平均移动距离分别为559km和562km,平均移动速率分别为5.1cm/s和5.0cm/s。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参数分布基本是一致,并且涡旋半径、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近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气旋涡和反气旋涡的生成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冬季生成量最多,夏季最少。在空间上,冬夏两季的涡旋主要在北太平洋中东部生成,并且两者的差异主要集中在北太平洋15°N-35°N的带状区域上。涡旋的生成存在四个显著异常年份,1995年、2001年和2010年异常极大值,2003年异常极小值。但是这种异常值并不是主要在冬季产生的,其它三个季节均有相差不大的贡献。在冬季,涡旋生成量异常的年际变化分别与海表面温度(SST)异常的年际变化和风应力旋度异常的年际变化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 SST和风应力旋度的变化影响着涡旋的生成,尤其在冬季这一影响更为显著。而SST变化可以改变上层海洋的层结强度进而影响了涡旋的生成。除此之外,涡旋半径与第一斜压Rossby波变形半径、涡旋移动速率与第一斜压Rossby波位相速度随纬度的变化有较大的差异,这表明中尺度涡并不能为第一斜压Rossby波所解释。
其他文献
紫菜是世界栽培海藻中最具经济价值的红藻之一。同时,条斑紫菜还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象。本文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法构建了条斑紫菜丝状体阶段(丝状藻丝和壳
从健康的鱼虾体表体内和养殖水体中分离得到的具有较强拮抗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沙蚕弧菌、飘浮弧菌等病原性弧菌作用,同时具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酶活力的4株有益细菌
对海洋浮游植物进行分离、纯化、种类鉴定和定性定量检测是浮游植物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于浮游植物的检测与鉴定,传统的研究方法为形态学观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些先
本文通过C测年、微体古生物、沉积物粒度参数、碳酸盐含量和碳酸盐矿物分析,结合U古水温数据,对南黄海泥质区YE-2钻孔8000年以来的海洋环境地质记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8000年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