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调查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应激反应的现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与应激反应的关联性,为临床提供护理干预措施给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受治疗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268例及其主要照顾者26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应激反应问卷(Stress response questionnaire SRQ)、Herth希望指数量表对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21.0软件录入相关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应激反应、希望水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对主要照顾者应激反应、希望水平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急性期脑出血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总得分为(61.09±16.37)分,总体处于中高水平。其中,各维度中躯体反应得分(21.46±5.91)分,心理反应得分(26.01±6.54)分,社会行为得分(13.62±3.92)分。2.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6.56±6.92)分,处于中高水平。其中,各维度得分: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12.22±2.41)分、采取积极行动(12.53±2.17)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11.81±2.34)分。3.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患者病程、GCS评分、自理能力、功能障碍、经济负担、照顾者性别、婚姻状况、身体健康情况、脑出血治疗水平了解程度、和患者关系、居住地至医院是否方便、是否每日照护、脑出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认为患者是否病危、是否还需照顾其他家人方面均有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希望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照顾者年龄、自身健康情况、文化程度、脑出血治疗水平了解情况、医疗费用报销、病程、GCS评分、自理能力、是否存在功能障碍、经济负担、脑出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认为患者是否病危、是否还需同时照顾其他家人方面均有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脑出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认为患者是否病危、是否还需照顾其他家人、经济负担、希望水平是应激反应主要影响因素,可共同解释40.7%的变异,得到回归方程为Y=18.786+2.116X1+1.020X3-1.055X11+1.439X12+2.340X13+1.671X14。其中,病程、认为患者是否病危、是否还需照顾其他家人、经济负担与应激反应呈正相关(P<0.05)。脑出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与应激反应呈负相关(P<0.05)。6.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主要危险因素是照顾者年龄≥60岁、经济负担、照顾者身体健康状况(P<0.05)。其中,照顾者年龄与希望水平呈负相关。年龄越大,希望水平越低。7.将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应激反应总分与希望水平总分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主要照顾者其希望水平和应激反应为正相关关系(P<0.05),希望水平量各维度与他人维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为、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与心理应激反应中的心理反应、躯体反应、行为反应均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临床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主要照顾者其心理应激反应处于中高水平,患者病程﹥7天、脑出血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认为患者是否病危、是否还需照顾其他家人、经济负担影响为照顾者心理应激反应危险因素。2.照顾者希望水平总体处于中高水平,其年龄≥60岁、患病对家庭经济有严重影响、照顾者身体不健康为影响照顾者希望水平危险因素。3.照顾者希望水平是应激反应主要影响因素。主要照顾者希望水平对应激反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