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PPP模式作为有效节省财政支出并提高公共基础服务质量的新型运作机制,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推广。随着PPP模式需求的不断提高,入库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以及集中度不断提高,PPP项目的落地率增速却逐渐放缓。除此之外,PPP项目融资难、退出机制不健全以及项目违约等问题逐渐显现,PPP项目融资问题现阶段成为政府和相关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有学者提出将资产证券化运作理念与PPP模式相结合,创新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从而为解决和优化PPP模式的投融资方式开辟新的道路。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有利于促进项目资产市场化,从而缓解政府和项目资金运转的压力并为社会资本提供了一条可进可退的通道。因此,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优化PPP项目的投融资结构,还可以降低项目存在的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的运作效率,从而更加高效的推动PPP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随着首批项目的开始实施和后续项目的推进,国内掀起了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研究的一轮热潮,学术界对于如何高效推进PPP项目获得资产证券化融资并保证PPP项目安全运行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探讨。毋庸置疑的是,学术界和实业界一致认为PPP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合理定价对于有效推进PPP项目至关重要,合理的产品定价能够平衡项目参与各方的利益,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运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然而确定合理的产品定价需要考虑定价利率的影响因素,不同程度的定价影响因子对于定价利率存在不同的调控反应,因此对于定价利率影响因素的研究才是产品合理定价的立足点。现阶段,国内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合理定价问题还存在争议,大多专家对于应用何种方法进行更优化定价问题还在探讨。从现有研究看,较少的文献对于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且尚无文献探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内部影响机制问题,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定价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既可以促进产品进行较为准确定价,还可以为相关专家确定适合的定价方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拟从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利差定价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影响产品定价利率的两类因素——基础资产的质量和无风险利率,并探究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质量作为中介变量对定价利率产生的内在机理作用。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分析产品的基础资产质量对于定价利率的直接影响,同时探究作为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的无风险利率如何对产品的定价利率产生直接的作用效果。通过建立伊藤积分函数和结合布朗运动原理对研究变量进行测度,并在处理后的研究数据的基础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对基础资产质量、无风险利率和产品定价利率进行实证分析。在无风险利率通过间接的影响基础资产质量进而对产品定价利率产生反向影响的层面上,进一步探究其内在的影响关系并得出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结果,最后进行全文总结并提出三条相关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了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针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结论重点梳理资产证券化定价的影响因素和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文献述评,进而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章,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本章描述了 PPP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基础资产质量、无风险利率和产品定价利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分析三者变量之间的研究机理和假设前提。第四章,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影响因素分析模型构建与实证检验。本章通过利用WIND数据库、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和SPSS分析软件对变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结合中介效应研究方法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第五章,结论与建议。总结全文的研究结论,并得出对完善PPP项目资产证券化定价的三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