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纷纷涌向城市,成为了农民工,由此产生了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农民工规模的扩大,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在不断恶化,其影响甚至关系到了我国农村乃至整个国家人口的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本课题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当今时代社会变迁与城市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现状、成因及对其应采取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农村青年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与社会有关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共同关注。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焦点聚集在广大的农村,聚集在农村基础教育上,以人文关怀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责任感,来研究和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本文尝试从了解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农民工留守子女这个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弱势群体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出发,进而研究留守子女与父母、监护人、学校、社区、社会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探讨如何改善阳谷县农民工留守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本文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逻辑顺序,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并结合大量的文献材料,对阳谷县农民工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先,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来看,从心理学、教育学等综合角度对处于义务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对比调查研究,使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宽、研究更加系统化。其次,就如何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制提出自己的观点。本论文包含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透视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生活状况,对留守儿童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基本情况以及目前的监护现状。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留守儿童在日常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有学习方面的问题,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第三部分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四个方面作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提出了关于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需要政府、家庭、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其他文献
伴随着20世纪九十年代“红太阳”歌曲专辑在音乐市场上的出现和迅速流行,以及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重拍和热播,早已在文学市场上沉寂多时的“红色经典”突然又唤起人
獭兔胃肠炎是獭兔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于秋冬季,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得当,病程迁延反复,后期可因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导致死亡。采取
核苷酸作为营养素代谢补充剂在动物机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正常情况下,机体能通过内源途径从头合成核苷酸满足机体需要。然而,当动物处于快速生长或受到免疫应激、肠
情绪智力影响团队意识和创新力,团队成员的情绪智力能力可以促进团队内矛盾的妥善解决和增强团队协作力,情绪智力也影响着个体的创新和创造意愿。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团队意识薄
路径选择和近邻选择问题因其重要的意义吸引了众多数据库研究者的注意。在数据库的研究中,研究者对路径选择问题最初兴趣是为了获取距离最短的路径,从而节约时间。近来,由于
随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日益关注,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重视。良好的心理状况不仅对护生现阶段的学习、生活,而且对于其以后
综述了制革废水中氨氮处理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氨氮的去除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制革废水氨氮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
<正>【设计理念】我校经过三年的探索,找到了一种适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课堂教学模式——"三学一教"四步教学法。所谓的"三学一教",即以学生的自学、互学、助学为主,以教师的
目的:浅析五积散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应用五积散治疗的10例典型反复腹胀、排便不畅和间歇性腹泻交替数月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
《国防教育法》是一部于1958年8月23日经由美国国会通过并于同年9月2日由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生效的一部教育立法。它在美国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对美国教育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