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对材料的高需求与建筑原材料短缺之间、建筑垃圾粗放式处置与环境保护之间、建筑垃圾再利用的需求与技术创新不足之间等存在矛盾,为缓解这些矛盾,应开展建筑垃圾材再生材料在路堤中的应用研究,解决建筑垃圾材料再利用技术难题。论文结合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规模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以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试验段路堤内部状态(温湿度及长期变形)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路堤内部状态变化规律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通过室内长期(690天)饱水静载试验结果,将试样变形划分为瞬时变形和长期变形,并将长期变形阶段划分为三个亚阶段;结合材料级配、密度、吸水率、破碎性、CBR试验结果,认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击实试样具有良好的性能,能满足路堤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结合现场路堤试验段挡墙断面和拱形护坡断面两处1094天的实测温度、湿度和变形数据,重点分析了路堤内部温度对湿度的牵引关系和路堤内部湿度对路堤长期变形的影响。通过分析两断面路堤内部温湿度变化规律,认为路堤内部温度和湿度变化符合正弦函数变化规律,且温度振幅与路堤深度相关,挡墙处路堤湿度比拱形护坡处路堤湿度更稳定,进一步分析温度对湿度的牵引关系,可知挡墙处和拱形护坡处路堤温度对湿度的影响范围及存在关系;通过分析建筑垃圾再生材料路堤长期变形规律和特点,结合路堤内部湿度变化,可知路堤内部湿度变化是导致路堤内部长期变形变化的重要原因,并得出适用于不同断面的沉降变形计算公式。最后,根据路堤长期变形规律,给出了不同路堤断面形式的长期变形控制标准和横断面变形差异控制标准建议值,并结合两断面温湿度和变形对比分析,给出了更有利于路堤内部温湿度和变形稳定的断面形式和断面优化方法。认为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是一种良好的筑路材料,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在路堤工程中大规模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