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种质资源评价及新种质的鉴定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rurucaihong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利用方式多样等优点,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牧草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收集自不同地区的苜蓿种质材料在呼和浩特市地区越冬率、生物学特性、农艺性状等的测试分析,评价了29份苜蓿材料的优劣,并对2份苜蓿新种质进行了比较鉴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种质资源评价供试的29份苜蓿材料在试验区内越冬率均大于50%,其中越冬率最高的是杂花苜蓿,达到了99%。最低为宁苜和先行者,均为58%。在不同生育时期,不同苜蓿材料株高的差异较显著。返青期,杂花苜蓿株高最高,宁苜最低;分枝期,公农1号最高,宁苜最低;现蕾期,公农1号最高,意大利苜蓿最低;初花期,生长高度的为草原2号最高,TGZT-106最低;结荚期,察北苜蓿最高,宁苜最低。参试的不同苜蓿材料的生长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头茬草分枝期生长速度缓慢,生长到现蕾期明显加快,现蕾后进入生殖生长阶段,生长速度又减慢,生长高峰在分枝期至现蕾期这段时间。不同苜蓿材料的分枝数也不相同,参试的29份材料中一级分枝数最多的是TGZT-106,分枝数最少的包括Profit、K26693和新疆大叶Gss1690。(2)新种质鉴定新种质内农1号、内农2号的越冬率最高,分别为99.75%和99.5%。不同茬次株高和生长速度存在着显著差异(P<0.5)。从整体三茬草来看,内农1号的株高特性和再生特性均处于所有参试材料的中上等水平,内农2号均处于中等水平。所有供试材料不同茬次鲜干比的高低顺序呈如下规律:第三茬草>第一茬草>第二茬草,内农1号、内农2号的茎叶比含量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而减小。不同材料干草产量差异性显著(P<0.05)。新种质内农1号和内农2号的全年干草产量在所有参试材料中为最高,内农1号为12538.9kg/hm2,较对照品种高17.6%~71%;内农2号达到13083.8kg/hm2,较对照品种高16.5%~78.5%。在刈割3次的情况下,各茬草对全年饲草总产量的贡献率依次为38.14%,31.14%,30.72%,呈递减趋势。营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新种质内农1号、内农2号三茬草平均粗蛋白含量平均在20%以上,呈逐茬递增趋势;而粗纤维含量平均在24%左右,呈逐茬递减趋势。对于其他营养品质指标来说,不同材料之间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综上所述,新种质内农1号和内农2号在越冬率、产量以及品质方面均表现优良,因此有必要开展区域试验和大田生产试验等工作。
其他文献
模糊作为人类语言的内在本质和自然特征,已经吸引了许多语言学家对其进行研究探索。而模糊限制语被普遍认为是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分支,起着增加话语可接受性及避免因为过于“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以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人们对虚拟现实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场景中为三维模型加入阴影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使阴影更加逼真,学者们研究出很多改进
<正> 赋,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在汉代它成为文学的主流,进发出时代的最强音,因而,它同唐诗、宋词、元曲一样,被后代文学家称之为“汉赋”。任何一种文体的形成,都有
在信息化程度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俨然已经进入到一个信息的经济时代。如今,除材料、能源等基本物质资源,信息已成为又一大重要资源。从一定程度上说,信息化程度和信息能力已
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性能的快速提升,人们对于室内外基于位置服务呈现出越来越迫切的需求。由于现有的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定位信号在室内或城市峡谷区域受到建筑物的
本文以防潮纸箱在工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定法制备了苯丙乳液,以该乳液为基础,进行水性防潮助剂的配方试验,分析了乳液各成分对乳液
信息平台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与重要环节,是物流管理运营的“神经中枢”。在客户要求、企业发展、行业竞争和政府引导之下,近年来,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信息化水平发生了
首先,本文介绍了我国国际工程承包业务的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然后,再结合对国际工程承包发展趋势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实施过程中个关键环节的分析,进一步
为了提高企业在经济浪潮中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不断改善着自己的经营方式,甚至会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因为客户关系管理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很多方面,因此它能够促进企业实现这种变革
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携款外逃、失踪的贪官人数高达1.6至1.8万人,携款额达8000亿人民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法律以及与其他国家缺乏司法协议等多种原因,外逃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