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电视节目互动的效果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行为性受众研究理论为支撑点,结合和运用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受众中心论以及大众传播心理学等理论,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兰州市六院校的部分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描述和分析其参与电视互动节目的情况,进而探寻大学生受众的收视行为和参与电视节目的模式、特点,总结出青年受众参与电视传播的影响因素。本文首先介绍了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内容和样本的选取情况。然后利用数据描述:1大学生收视行为的基本状况,包括收视地点、时间、收视方式、收视兴趣、收视内容、收视目的等;2大学生参与电视互动节目的情况;3针对典型的两个具体电视节目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按照性别、年级、专业分类,逐个分析了各变量对大学生参与电视互动节目传播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参与电视传播与否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是社会经济、文化事业发展现状、现代媒介融合环境下的技术进步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决定的。社会经济技术进步为大学生参与电视节目提供了物质基础。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互动交流所需的技术门槛和时空限制,传受双方的交流的需要得以满足,弥补了电视媒体反馈机制的先天不足。其二,大学生们都生活在消费型文化的信息刺激中,大学生渴望实现自身价值,具有较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决定了他们参与媒介传播的动机,但是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大学生有着自我对电视互动节目的理性思考。然而,在兰州这样一个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地区,大学生对文化产品的需要和区域文化生产水平之间产生了较大的差距。由此,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大学生受众乃至整个受众群体参与电视传播的积极性得到了激发,但这种积极性只有在提供充分条件下才能够更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于电视媒介。
其他文献
期刊
动态文字是在电视、电影、电子游戏、手机以及网络中常常用到的一种以文字为基础,拥有丰富含义以及强烈吸引力的视觉表达方式。网络动态文字是继印刷文字之后的又一个巨大技
本论文以娱乐类电视谈话节目(以下简称“娱谈”)为研究对象,以“情境”的视角切入娱谈研究并作为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石。之所以如此重视“情境”,因为“情境”既是娱谈的外围建
互联网络正在覆盖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生活在网络的世界里,几乎所有触及了网络的人都发现他们所触及的不是技术,而是以信息为标志的崭新生活方式。在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
李斯特作为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曾在欧洲各地举办过钢琴独奏音乐会。在独奏音乐会上,即兴改编和演奏听众所提供的音乐动机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了追求轰动的效果和更为鲜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时代的灵魂”,他的戏剧和诗歌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