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接受住院治疗,入院诊断为肩袖撕裂,术中在关节镜下确诊为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并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双排缝合桥固定)手术治疗的肩袖撕裂患者,共40例,40肩。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为27-65岁,平均你年龄54.55岁,损伤分型根据临床上常用的De Orio和Cofield分度分为轻度撕裂伤(<1cm),中度撕裂伤(1-3cm),大撕裂伤(3-5cm)和巨大撕裂伤(>5cm),其中轻度撕裂5例,中度撕裂29例,大撕裂6例,巨大撕裂0例,此前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肩关节手术治疗。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只经过肩关节镜手术(双排缝合桥固定)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炎、预防血栓、镇痛、制动,康复锻炼等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术后予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案基础上,分三个周期予针灸针刺治疗,第一周期:术后4周选取肩髃、肩髎、肩贞3穴配合后溪穴、束骨穴进行针刺,第二周期:术后3个月选取肩髃、肩髎、肩贞3穴配合天宗穴、阳陵泉穴进行针刺,第三周期:术后6个月选取肩髃、肩髎、肩贞3穴配合条口穴、足三里穴进行针刺。得气后留针治疗20分钟,每日1次,每个周期15次,分别采用视觉模拟疼痛综合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对患者术前、术后6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40例患者术后随访为门诊随访,随访率达100%,随访时间为术后6周、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2.对照组VAS评分术前(5.00±1.45)分,术后6周(4.60±1.14)分,术后6个月(3.55±0.89)分,术后12个月(2.50±0.89)分。UCLA评分术前(16.80±3.47)分,术后6周(15.55±0.99)分,术后6个月(23.60±1.50)分,术后12个月(31.15±1.23)分。3.试验组VAS评分术前(4.95±1.47)分,术后6周(3.55±1.05)分,术后6个月(2.85±0.88)分,术后12个月(1.95±0.89)分。UCLA评分术前(17.05±2.61)分,术后6周(16.50±1.00)分,术后6个月(25.15±1.73)分,术后12个月(32.20±1.51)分。结论: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双排缝合桥固定)后配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肩关节镜治疗。肩关节镜术后联合应用针灸治疗对患者术后不仅有优秀的镇痛效果,而且对术后康复期的功能恢复也有明显的促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