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d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成为趋势的今天,中国神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诞生的摇篮,其在国外传播范围并不广,且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这一现象无论对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都是一种缺憾。再者,当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过分强调汉语听、说、读、写技能,忽略了学生的文化感受和需求,忽视了文化对教学的作用。鉴于以上原因,本文从神话着手,探索中国神话引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堂中的优势,针对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调查,通过教学反思给出相关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梳理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与中国神话的研究现状。同时立足于相关文献,分析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及解决方法。第一章为基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神话概述。根据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需要,从神话的特征及其分类、神话的功能入手,对神话进行学理上的介绍和论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中国神话进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堂的优势,从中外神话对比分析入手,归纳总结中外神话的共性,通过共性降低学习者畏难情绪。并通过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性了解将中国神话运用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课堂中的价值,降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跨文化冲突的概率。第三章为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及教学设计。结合中国神话的特征及优势,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教学理论,选择讲授法、讨论法、体验式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贯穿教学设计全过程,并将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第四章为中国神话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效果调查分析。调查实践参与者基本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教学实践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学习者意见,根据课堂效果及学生意见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为了探明新建桥梁动载试验实测一阶频率与理论计算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以某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成桥动载试验为背景,实测了在脉动荷载下桥梁的一阶频率和振型,建立了有限元
介绍了杉木的主要病害炭疽病、赤枯病、细菌性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杉木的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正>语言能力既是一个人素质能力的综合体现,又是其素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言学习贯穿人的学习全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