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的领导力建设一直是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加速推进,中小学校长应该是教学领导者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小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基础教育的实施场所,其教育不仅仅在于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在于唤醒每一个人的人性,把学生培养成真正的人完整的人,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这是中小学教育的精神体现和价值追求。中小学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领导地位和决策地位,其自身拥有的权力与内在素质成为一所学校不断发展、超越的重要前提,校长要领导好学校和发展好学校,发挥对学校的“灵魂”作用,取决于他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有多方面表现,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领导胜任力必然是校长领导力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能力,它不仅是校长职业区别于其他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也是衡量校长专业化水平的根本指标。因此,本研究以管理学、领导学、组织行为学和胜任力研究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360度反馈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焦点团体访谈法,采用量化分析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中小学校长整体素质的提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对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本真追寻。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内涵非常丰富,涉及到领导能力、教育理论、教学领导、胜任力等范畴。但限于时间和精力,也为了研究的深入,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本体解读仅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内涵阐述;二是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特征剖析。同时,为了避免混淆和对相似概念进行区分,还对教学领导和课程领导、教学管理、行政领导;胜任力和能力、胜任特征等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第二部分是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来源及结构分析。本部分从五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来源并以此提出了五个结构要素,其分别为目标决策能力、组织管控能力、业务指导能力、质量评估能力以及条件保障能力。在探讨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作用机制的同时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基本模型,即五力模型。第三部分对中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现状进行了考察。在借鉴了Hallinger等人的校长教学管理量表、Maehr & Ames的教学领导量表、Murphy的校长教学领导统整架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编制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在重庆、四川、山东、黑龙江四省市范围内选取了17个区(县)50多所中小学的3000多名教育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校长的教学领导胜任力整体水平不高,现实中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普遍高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由于中小学校长在教学领导胜任力结构上的认识偏差,致使各地的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所在。第四部分探讨分析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提升的影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提升是受到多方面条件和因素影响制约的。它既有国家政策因素的影响,也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或间接管理、干预有关,同时社会环境、家长的过度期望也直接对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产生影响。除此以外,学校的师资队伍水平、学校氛围等都不同程度制约着校长的能力提升与发挥,更为重要的是,校长自身的思想理念、能力素质、精力投入等更是胜任力的提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第五部分探讨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策略提升。提升策略主要有四个:一是理念提升策略。理念提升策略从善于自我反思、坚持终身学习、坚持教学为主的思想等方面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二是角色嬗变策略。角色嬗变策略从正确认知校长角色、遵循和把握教学规律、实现校长职业化角色转变等方面阐述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方法。三是能力强化策略。能力强化策略从加强自我教学领导修养、强化教学领导的实践历练、实施教学规范化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方法。四是环境支撑策略。校长的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提升,不仅有校长自身因素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重要。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强校长专业化发展和职业化制度建设,要转变评价考核方式、定期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工作的相关培训、提供校长教学领导实践发展的专项课题等方式支持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表现在:一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突破了过去单纯从领导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建设问题的现象,使单一视角分析框架变为领导学、管理学、教育学的多维视角分析框架,为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维和研究视角。这一认知意向的多维化和丰富化,不仅在横向上扩展了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研究的问题域,在纵向上也加深了人们对中小学校长领导能力特别是领导教学能力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改变长期以来中小学校长只是行政负责人的片面认识;二是研究内容及结果上的创新。其一,通过对教学领导、胜任力等有关文献的系统梳理和综合分析,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问题,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理性阐释;其二是构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能力模型并提出了中小学校长教学领导胜任力的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