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与背景肾上腺皮质起源于中胚层,髓质起源于外胚层的神经嵴,由于两者起源的不同,传统的观点认为皮质和髓质为两个独立的内分泌系统,其病变也往往独立发生。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腺瘤常引起皮质功能亢进,临床表现为皮质醇增多症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髓质增生或嗜铬细胞瘤引起髓质功能亢进,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症。而在临床之中我们却遇到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病例,发生率大约在10%左右。例如:血、尿皮质醇增高同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也增高的皮质醇-儿茶酚胺增多症;低血钾、低肾素、高醛固酮表现同时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增高的醛固酮-儿茶酚胺增多症。但这些病例的病理报告仅提示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未发现肾上腺髓质增生或者嗜铬细胞瘤的表现。结合国内外研究的基础,对内分泌化验表现出髓质激素增多肾上腺皮质腺瘤的病例进行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染色,研究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神经内分泌学特性。材料与方法选取临床中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病理标本30例作为实验组;单纯性皮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病理标本3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肾上腺皮质1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进行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记物染色,检测指标包括: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嗜铬粒蛋白(Chromogranin A,CGA)和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并联合三种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标记物来提高对标本阳性细胞的检出率。综合染色强度及标记物阳性表达率对染色结果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得到量化指标。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包对所得染色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实验组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在正常肾上腺皮质SYN、CGA、NSE中仅存在少量表达。2、在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脲瘤组中SYN、CGA、NSI的表达均高于髓质激素正常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组(PSYN=0.034,PCGA=0.036,PNSE=0.041)。3、SYN、CGA、NSE分别在醛固酮儿茶酚胺增多组、皮质醇-儿茶酚胺增多组、肾上腺皮质腺瘤表现为儿茶酚胺增多组中的表达无差异(P均>0.05)。结论1、正常肾上腺皮质及肾上腺皮质腺瘤均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特性。2、神经内分泌分化可能与肾上腺皮质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3、伴有儿茶酚胺过多分泌的肾上腺皮质腺瘤可能与皮质腺瘤的神经内分泌分化有关,而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同时病变并不多见。4、神经内分泌分化对伴有髓质激素增多的肾上腺皮质腺瘤皮质功能亢进的类型没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