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激活的编解码过程——以“八卦”解码工具为模型的探索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_w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信息量、编码、解码概念,从信息过程的视角,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二种过程与机制——信息论的过程与机制,信息的物理实现过程与机制;把研究方法分成“看见光源法”与“看见光线法”两种。以这样两条线索对心理学现有两类过程的编码研究进行梳理,揭示了现有各家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的解释困境的症结:研究者们大多受制于申农(C.E.Shannon)信息论以及图灵机所确定的信息处理原理,认为大脑这个复杂的信息处理系统,也像申农所研究的人工通讯系统,主要使用载波来发送信息;信息处理则主要如图灵机一样以一维序列关系去对应(或映射)多维度、多层次的事物,以串行线性方式处理信息,虽有并行处理的思想,但因缺少以“神经元联系状态编码认知对象信息”的观点,因而没能形成有系统的脑内编码理论。 在方法论上,目前心理学的研究主要使用“看见光线法”,不管是各类脑成像方法,还是神经生理的观察法,还是认知心理学的记录反应时与正确率的方法,都是对研究对象所发出信息的物质载体外在特征的观察,没能进入到信息过程去,不能了解信息内容。而精神分析方法虽切入信息过程内部,能解码被观察对象释放的信息,但解码规则不明确不系统,只能算是不成熟的“看见光源法”。信息载体和信息内容分离的心理过程,不是完整的、真实的心理过程。 据此现状,本文从中国文化中吸取灵感,发掘出八卦与本体论信息定义基础上的广义信息论的关联:每一卦既是数,又是一种联系状态,一种结构。卦与卦之间有着丰富的关系,卦与卦之间的变换则是结构映射。在此基础上,遵照可重复、可验证、可统计处理的原则,创造性设计表象激活实验,融合“看见光线法”与“看见光源法”,引入八卦解码规则,对表象激活过程中编解码进行探索性实验研究。 表象激活实验要求被试按照一定的要求想象一个熟悉人物的面部形象,然后任意想两个汉字。其中信息编解码各环节为:想象人物面部表象激活大脑内有关信息——在激活背景下任意想两个汉字——计算汉字的笔画数一——转换成八卦——再由八卦所规定的对应属性得到所想象之人的有关信息。对这些解码信息与真实信息吻合的统计结果表明:在“人的表象——汉字字形——钗字特征点(轮廓点)笔画数”三者之间的信息激活与传递,是人脑内确切存在的现象,是人脑内在的一种固有机制。汉字特征点数可能是脑内存、取汉字的重要参数;特征点笔画解码能力受制于实验中想象表象产生汉字的随机流畅性、意念纯粹性;特征点笔画数解码具有稳定性、普遍性。 最后,讨论部分对实验结果和认知神经科学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归纳与引伸,开创性地提出了“双重两级编码假说”和“同频启动假说”。双重指的是从信息论原理角度看的关系、数据组织规则;以及从信息的物理实现角度看的神经元活动机制、组织方式这“两重”。“两级”是指初级基础、局部编码体系,高级综合、整体编码体系。由感觉形成表象的过程称作初级编码过程,对表象的数据化、符号化再编码过程称为高级编码过程;神经元的电脉冲,是局部编码,多个神经元形成的联系状态是整体编码,整体编码又分为模拟和数字化二种。模拟编码与从信息论过程看的“初级编码”对应,映射一个认识对象所需神经元可以是任意多个;数字编码与从信息论过程看的“高级编码”相对应,以3个神经元为基本信息单元,6个神经元为基本功能单元。这个假说的大部分可以从现有各种编码理论中得到各个侧面的佐证。本文在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基础理论的统一、研究方法的创新等方面作了以上探索,为八卦能真正融入心理学研究领域,迈出了尝试性的一步。
其他文献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名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病、增生性骨关节炎等,是导致中老年人肢体残疾,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运动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
弘扬科学文化,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加强和完善科普志愿者培养机制是重要任务之
20世纪90年代初Tim Johns首先提出数据驱动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其宗旨是鼓励学生主动发现语言使用规律而不是单纯的接受。到目前为止,数据驱动学习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以计算机
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在随后的40年间,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与实践共同遵循的准则。在一战后兴起的教师专业化浪潮影响下,教师教育研究开始关注教师专业化,教师工
回忆过去的失败,导致现在的悲伤。然而情况并非总是如此。本研究通过三个连续的实验表明,不同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在回忆挫折事件时会有不同的情绪体验。实验一让被试回忆不同归因
工作倦怠(Job burnout)是指个体因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综合症状,包括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成
教师职业倦怠是当前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用以描述教师由于长期工作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工作能力下降,工作热情丧失,对他人日益冷漠,工作成就感
高校自主选拔录取,俗称“自主招生”,是国家自2003年起开始实施的新型人才选拔方案。自主招生政策出台的背景决定了它肩负着打造多元评价体系、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帮助扩大双向
在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评价”一词首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使用。本文从对评价和教育评价的再认识出发,结合课程改革的背景,提出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研究。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