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屋断陷重磁场与构造特征研究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屋断陷位于松辽盆地东南隆起区,为早白垩世断坳型叠合断陷,是松辽盆地重要的油气勘探区。经过了多年探索,已经在十屋断陷的中浅层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成果,但断陷深层的勘探和研究程度还较低,对该区火成岩的勘探和基底构造格局还处于初始研究阶段,断层构造格架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研究区重磁力数据的系统处理,得到了解析延拓图、滑动平均滤波图、水平方向导数图、水平总梯度图等基础图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震、地质、钻井等资料,推断出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体系,确定了磁性体的分布特征,预测了基底岩性的大致展布,划分了地质构造单元。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研究区内剩余重力异常整体呈NE向高低相间的条带状分布。区内局部重力异常由基底的起伏和岩浆岩侵入引起。基底隆起区往往引起局部重力高,而基底凹陷区则引起局部重力低;侵入岩依其周边接触地层为基底或盖层,表现为重力高或低异常。(2)研究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断裂走向有NE向、NW向和EW向。NE向断裂规模大、延伸长,是盆地的主要断裂,控制盆地内地层展布和构造格架。(3)研究区内白垩系各组地层广泛发育,底界埋深差异较大。西部洼陷带内,沉积厚度最大,最大可达8000m;向东则逐渐变薄,表现出明显的箕状断陷特征。(4)研究区磁性体比较发育,且明显受断裂控制,宏观走向与断裂方向一致。局部磁力异常主要由磁性基底隆起、中酸性及基性岩浆岩引起。区内其中深变质岩引起低缓的正磁力异常;酸性岩浆岩往往引起负磁力异常;中基性岩浆岩引起磁力高异常。(5)研究基底岩性可分为深变质岩、浅变质岩、酸性侵入岩、中性侵入岩、基性侵入岩和浅变质岩与酸性侵入岩混合岩六类。深变质岩分布在基底隆起的桑树台一带,岩浆岩主要岩断裂分布,浅变质岩遍布研究区。(6)研究区可划分为桑树台次洼带、苏家屯次洼带、中央隆起带、双龙次洼带和东南斜坡带5个二级构造单元。
其他文献
当前,随着民用和军用的牵引车应用得到飞速的发展,牵引车安全性的要求也日益增高。频繁的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人们逐渐认识到研究牵引车-飞机系统的安全
本文运用现代油气成藏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了白音查干凹陷桑合次洼的油气成藏问题。白音查干凹陷演化史表明,桑合次洼主要断层的活动期为阿尔善期—都红木期,断层的活动控制了
喷射沉积技术是制备快速凝固高性能材料的新型金属近成形技术,沉积坯件具有成分均匀、组织细化、致密度高、含氧量低、偏析程度小等特征。本文以大壁厚非规则管坯的近终形成形为研究目的,论文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喷射沉积工业化生产特点,对喷射沉积大壁厚非规则管坯的形貌控制、管坯三维轮廓的分层和数据的离散化处理以及喷射沉积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对喷射沉积原理和特点、成形模
电加工技术在制造工业领域应用广泛,电火花加工和电解加工作为电加工技术的两种主要方式,在难加工材料的成型加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电火花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适用材料广
随着现代工业迅速发展,对零部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件表面质量越来越重要。磁力研磨技术作为一种非传统表面光整技术,具有良好的加工柔性和自适应性,可以加工
目前,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三维CAD/CAM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而针对数控环境下三维CAPP技术的研究相对滞后,仍存在许多关键技术尚未解决,因此,本文提出“基于NX的三维数
为了对砂岩致密化形成机理有所认识,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为例,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电镜扫描等手段观察分析了岩石矿物特征;用石英沉淀动力学分析了成岩环境中硅质
目前,裂缝性油气藏作为一种隐蔽性油气藏在我国的油气勘探与开发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对地球介质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地震波传播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裂缝性油
对于汽车冲压零件的展开以及修边线预示,目前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有继续研究的必要。在零件设计早期阶段,一般采用基于弹塑性形变理论的逆算法进行预示。但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