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左卡尼汀的临床疗效,了解黄芪注射液、左卡尼汀两者在肾病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参考第十三版《实用内科学》关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按照SAS软件随机分成对照组、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共计60例,其中对照组20例,左卡尼汀组20例,左卡尼汀联合黄芪组20例;三组患者入组时一般性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方案进行基础治疗,左卡尼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注射用左卡尼汀2.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4周;左卡尼汀联合黄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注射用左卡尼汀2.0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治疗四周。3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总蛋白(TP)、血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1)在控制尿蛋白方面,三组治疗后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左卡尼汀组为8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为95%,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改善肝脏合成功能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TP、A1b水平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P、A1b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左卡尼汀组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P、A1b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改善血脂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TG、LDL-C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G、LDL-C水平明显下降,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与左卡尼汀组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TG、LDL-C水平下降更为显著(P<0.05)。(4)在改善炎症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三组CR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治疗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左卡尼汀组、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CRP水平明显下降,左卡尼汀组P<0.05,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P<0.01;与左卡尼汀组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CRP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5)整个观察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事件。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有助于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肝脏合成功能,提高血浆总蛋白及血白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助于降低NS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肾病综合征的肾脏损伤,改善肾功能。与单纯应用左卡尼汀相比,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组在降低尿蛋白、降低血脂及炎症、改善肾功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