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通信服务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近年来,3G, WIFI, WiMax, UWB,尤其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需求,基站天线要求具有更宽的工作频带,更好的定向辐射特性,较小的交叉极化,制作加工环节经济环保,以及在其工作频带内具有稳定的增益。Luk教授于2006年,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宽带天线结构——电磁偶极子微带天线。该天线不仅结构简单、剖面低,而且实现了43.8(VSWR≤2)%的阻抗匹配带宽,具有稳定的辐射特性,很小的尾瓣辐射和交叉极化,同时工作频段内具有稳定的增益。本文在Luk教授所提出天线结构的基础上,分别对电、磁偶极子天线的形状以及天线的馈线结构做出了改进,并通过把天线的辐射贴片印刷在介质基板上,设计出了蝶形超宽带电磁偶极子天线,工作频段从3.1GHz到10.7GHz,相对带宽百分比达到了110%(VSWR≤2),同时天线的尺寸也得到了大大减小。随后利用缩比原理,对其进行了等比例放大,使天线覆盖了移动通信低频频段。接下来,本文设计了垂直平面印刷电磁偶极子天线,通过将电、磁偶极子天线印刷在同一块介质基板上,大大减小了天线的体积,使其便于组成阵列天线。该天线的工作频段从2.19GHz到4.10GHz,实现了64%(VSWR≤2)的相对带宽。本文所设计的两款天线,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E面和H面的方向图几乎相同,在整个工作频段,天线具有很低的尾瓣辐射、交叉极化和稳定的增益,满足现代通信系统对高性能天线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