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污泥高效菌株的筛选及好氧堆肥发酵条件的优化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eat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市政污泥处理量也随之呈直线上升趋势,市政污泥处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市政污泥黏度大、含水率高、其成分复杂、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等元素,也含有大量病毒、虫卵和多环芳烃等有毒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简单的填埋、焚烧等处理手段效率低下、能耗大、对环境的破坏严重。而好氧堆肥的处理方式具有操作简单、原料价格便宜、能耗较低、发酵产品还可用于农业和林业等方面的优点,是市政污泥处理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手段。本文从污泥中筛选出7种不同的功能菌株,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高效发酵菌剂B1,与3种市售复合菌剂(B2、B3、B4)、不同的添加剂辅料、不同的物料比进行市政污泥好氧堆肥发酵。通过探究堆肥发酵过程中温度、含水率、p H值、全氮含量、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微生物总量等各项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了解发酵过程中各堆体理化性质变化,明确最佳的发酵体系和最合理的物料配比。取得了以下成果:1)从发酵成品中分离筛选出7株酶活力较强的菌株A1-A7,其中A1,A6是假单胞菌属,A2是缺陷假单胞菌,A3是苏云金芽孢杆菌,A4是戈登氏菌属,A5是嗜甲基菌属,A7是水莱茵海默氏菌。再通过正交实验,按照不同的添加量进行配比,测定其在培养基上水解圈的大小。发现当添加比例为1:1:1:1:1:1:1时,综合酶活力最强,确定该处理组为最佳复合菌剂B1。2)4种外源菌剂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发酵的进行,加快堆肥效率。添加菌剂B1的堆体发酵速度最快,升温速度最快,最快在24 h内即可升温至50℃以上。没有添加菌剂的堆体菌数最少;添加菌剂的堆体高温持续时间长,TN、TP、OM含量高于未添加菌剂的堆体。3)从升温时间、最高温度、高温保持时间来看,中试二(即市政污泥与辅料的体积比为1:1.5)的效果优于中试一,发酵速度最快,效率最高。发酵周期在20-23 d,最高温度可达65℃,高温持续时间超过5 d,堆肥产物的养分含量高。4)通过比较堆肥过程中各种理化性质,发现添加玉米秸秆有利于堆体水分的散失;玉米秸秆、生物炭、糠醛渣具有一定的保氮、保磷与保有机质含量的作用;含菌剂B1的堆体微生物总量最多。5)堆肥过程中,细菌的数量多于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真菌数量最少,细菌起主要的发酵作用。6)最佳的发酵体系为中试实验二中的堆体7,即200 kg市政污泥,50 kg玉米秸秆,5 kg生物炭,50 mL稀释至500 mL的外源菌剂B1,发酵效率最高,堆肥产品性质最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性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技术检测正常对照者 61例(对照组)、子宫肌瘤患者 61例(患者组)以及 44例子宫肌瘤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UAE)后的患
目的探讨嗜酸性膀胱炎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嗜酸性膀胱炎2例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从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及疗效等方面总结。B超、CT及IVU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National 13th Five-Year Plan for Standards fo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并由笔者在辽
回应性监管理论的多元化监管模式及随着社会发展而衍生出的分支理论契合中国立法法和食品安全法修法理念,同时又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服务政府等公共政策目标相吻合,因而,
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和研究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前沿和热门的课题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人类发现了大量的太阳系外行星。然而,行星形成和演化的过程目前并不清楚,甚至对系外行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患儿随机分为 2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 25例,应用酶诱导剂、激素、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退
目的阻断班氏丝虫病流行传播,消灭传染源,达到全市消灭班氏丝虫病.方法按广东省消灭丝虫病的监测方案,进行病原学和媒介学监测,根据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基本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