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挥发性卤代烃的光化学生成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ish_h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卤代烃释放到环境中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其中海洋是挥发性卤代烃的天然来源之一。本论文以丁香酸和腐殖质(HA)为前驱体,模拟海水环境,通过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如光照强度、反应物浓度、pH值、铁离子浓度等,研究其对一氯甲烷和一溴甲烷形成的影响。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为吹扫捕集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质联用仪对反应的中间产物进行判断分析,进而推测丁香酸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挥发性卤代烃的机理过程。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在以丁香酸为前驱体的一溴甲烷研究中表明,光照是丁香酸形成一溴甲烷的必要因素;增大溴离子浓度、Fe3+浓度和丁香酸浓度可以促进一溴甲烷的生成;而氯离子表现出抑制作用。在以HA为前驱体的一溴甲烷研究中表明,加入NO2-或增大HA浓度可以促进HA生成一溴甲烷;Fe3+能够大幅度提高一溴甲烷的生成量;存在FeCl3的条件下,增大氯离子浓度和pH值能够抑制一溴甲烷的生成。(2)在以丁香酸为前驱体的一氯甲烷研究中表明,pH对一氯甲烷的生成量有影响,近中性时一氯甲烷生成量最大;增大Fe3+浓度对一氯甲烷的生成起到抑制作用。丁香酸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发生质子化作用、脱羧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产生酮类、酸类等其它小分子物质。在以HA为前驱体的一氯甲烷研究中表明,增大光强、增加氯离子浓度及HA浓度都可以促进一氯甲烷的生成;与丁香酸类似,酸性和碱性条件会使一氯甲烷生成量减小,加入Fe3+也会抑制一氯甲烷的产生。了解卤代烃的生成过程、产生原理及其生成效率的影响因素对卤代烃天然来源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为减轻卤代烃对环境的危害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的建造特点,从历史学、园林美学、园林哲学等角度,对中日园林的造园思想和意境表达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探讨了中日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和自然因素,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通知》(财税[2016]53号),全面实施清费立税、从价计征改革,理顺资源税费关系,建立规范公平、调控合理、征管高效的
大中型灌区所控制的灌溉面积较大,情况复杂,对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辽阳灌区渠道水利用系数的分析推导,在利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
确立和完善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已成为一项重大现实性课题.我国的石油安全战略重点应包括:将石油安全纳入国家整体安全战略;推动理论创新与技术进步,加强国内后备石油资源勘探的
【目的】研究玉米根系特性与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与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形成的关系,探明根系形态特征与氮素吸收能力对玉米高产性能的影响,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
根据人类文化的金字塔结构关系 ,中国文化生产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普遍规律 ,为了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更好的满足国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要立足于“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