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偏瘫上肢康复治疗后肌电F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dkja51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究脑恢复早期患者偏瘫侧上肢经过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改变情况及观察偏瘫上肢康复治疗过程中正中神经F波参数变化规律,探讨运动功能恢复与肌电F波之间的联系,指导临床运动功能障碍评估。方法选择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接受为期4周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神经内科常规药物、运动疗法、物理因子治疗及作业治疗等;分别于开始康复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丹麦产丹迪牌Keypoint型肌电图仪在我院肌电图室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对患者双上肢进行正中神经F波参数检测,同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患侧上肢的肘关节屈侧的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部分评估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另外选取10名年龄、性别与入选对象匹配的健康人进行F波参数检测,留作正常对照。观察康复治疗效果,记录肌电F波参数值和功能能评分得分,并将最终收集数据汇总并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患侧正中神经F波较健测及正常者明显低平,健侧也较正常者低平。患侧上肢的F波波幅、出现率均低于健侧肢体和正常组,阈值高于健侧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侧肢体正中神经F波波幅明显升高,患侧肢体F波波幅、出现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阈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偏瘫上肢治疗前后MAS得分分别为1.13±0.973和1.83±0.834,偏瘫上肢经康复治疗后较治疗前,MAS评分有所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01,P<0.05)。就患者功能评估而言,治疗前FMA为(12.80±10.104)分,治疗后为(24.53±11.605)分,治疗后患者FMA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36,P<0.01)。将治疗前后的F波的各参数与改良Ashworth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F波波幅、阈值、及Fmean/M比值与改良Ashworth评分存在相关性(r=0.543、-0.688、0.459,P<0.05),治疗后同样存在着相关性(r=0.473、-0.499、0.503,P<0.05);F波出现率仅在治疗后与MAS评分呈正相关性(r=0.412,P<0.05)。而治疗前仅有F波阈值与上肢FMA积分呈负相关性(r=0.411,P<0.05),F波其他各参数与上肢FMA积分无明显相关。改良Ashworth评分和F波波幅、出现率、阈值等参数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1.康复治疗后脑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明显,肘屈肌痉挛恢复早期有所增加,符合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规律。2.脑卒中恢复早期康复治疗后患侧肢体F波波幅、出现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阈值下降,提示患者偏瘫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兴奋性增高。3.改良Ashworth评分和F波参数存在相关性,两者可结合用于临床上肢功能障碍的评估。
其他文献
那只是傍晚时的一声鸟鸣,听不清是什么鸟,  当我从泉边提水回来,经过到处是石头的屋后牧场,  但我站得那么静,头上的天空并不比水桶里的天空更平静。  许多年过后,所有地方所有面孔都已淡去,有些人已去世。  而我站在远方土地上,傍晚依旧,我终于确定  我更怀念鸟鸣时的那种寂静,而不是某些注定要消逝的事物。  (摘自《罗伯特·潘·沃伦诗选》,《诗歌月刊》2010年第1期,柳向陽译)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一种色彩丰富、快速简便的流场图形显示技术,具有八色十五区段的显示能力。以快速响应的组合式总压探头对流场中不同截面作高密度扫描,可以得到用不同颜色显示的等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生的自律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首先介绍了初中生的行为特点,再介绍了培养初中生自律能力的意义,最后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自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自律能力是学生在接受教育以及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既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条件,又是决定学生以后是否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更好成绩的前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galectin-3水平,探讨其在RA疾病活动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   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