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具有模糊性这一现象很早以前就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直到1965年“模糊”这一概念及其理论才被美国著名的科学家札德在他的一篇名为《模糊集》的有关模糊数学的论文中提出。此后的几十年中,人们开始渐渐地对模糊语言进行一些系统的描述性的研究,尤其是在语义学方面,但在其应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商务英语写作就是模糊语言应用的一个领域。作为贸易双方进行贸易交易的重要文件,商务信函与贸易双方的切身利益有着莫大的联系。因此商务信函所使用的语言一贯力求精确、严谨,避免由于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而造成经济损失;传统的7C原则也认为,商务信函的语言表达应该明确具体。因此在这一领域里的语言模糊现象一直以来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通过对大量的商务英语信函范文文本进行仔细的分析发现,模糊语言在多种英语商务信函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此,作者撰写此文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并且在此过程中采用了理论运用、语料收集、语料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第一章节中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原因和研究意义等本文主要研究英语商务信函中的模糊语言,因此作者在第二章的第一部分从哲学和语用学的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了阐述,并且分析了模糊性与含混性、歧义性和一般性之间的差异;在本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又对商务信函的种类和写作原则进行了描述。第三章节中作者祥细地描述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礼貌原则和顺应理论,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第四章节中通过对选用的十八篇商务信函范例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采用了分析归纳的方法。经过分析发现:模糊语言在不同性质的商务英语信函中的使用频率也是不同的。在本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多种商务英语信函中,好消息和中性信息的信函中模糊语言的使用频率是最低的,而在坏消息信函和劝说性信函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所使用的频率很大程度上是由信函的性质决定的,而且也是以顺应理论为基础的语言选择的结果。模糊语言的使用实际上是对写信人的交流意图和礼貌动机的顺应。另外,本文在第五章节中也重点分析了模糊语言在英语商务交际中的主要四个方面的语用功能:增强商务语言的准确性和恰当性;使商务语言更有礼貌,避免尴尬局面;使商务语言表达更灵活;增强写信人的自我保护。在第六章节中作者重述了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本论文的局限性以及对以后研究方向的几点建议。本研究非常有助于人们更加关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运用现象,同时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一现象有更好的理解,进而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模糊语言,保证商务交际的顺利进行,成功地实现某些交际目的。